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新宋风云 > 第两百六十五章:修路 (1 / 3)

第两百六十五章:修路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招募工人啦!”

        “招募工人啦!”

        “大家快去广场看看吧!”

        战争陷入了一定的对峙局面,天下百姓人心惶惶,但是射阳新城确是丝毫不受影响,因为不管是刘豫的伪齐,还是朝廷,都不愿意与贪狼军交战,连金兵都不是对手,谁敢轻易去惹,所以大量的战乱逃亡的民众进入了射阳新城,如今一个个小小的县城,人口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逃亡的流民必须要解决,他们需要食物,他们需要水,他们也需要住的地方,如果这些不解决好,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到时候少不了鸡鸣狗盗之辈趁机生事,到头来还会扰乱射阳新城的治安。

        凌风左思右想,想到了后世的一些救济政策,比如:以工代赈。以工代赈就是“以务工代替赈济”,是指国家以实物折款或现金形式投入受赈济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让受赈济地区的困难群众参加劳动并获得报酬,从而取代直接赈济的一种扶持方式。

        “夫君,这以工代赈真的行得通吗?现在射阳新城起码聚集了两万左右的难民,要是处理不好,恐怕会危及内乱,我最怕的是会败坏夫君的名声!”

        柳儿担心的问道,凌风提出的以工代赈,柳儿左思右想,虽然觉得这是很好的办法,但是一般情况下,向百姓行善不会这样做。

        在柳儿的印象之中,大善人行善,都是施粥啊,送钱啊,无条件的奉献出去,这样的人才叫做大善人,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如果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自己本是一条好意,但是那些读书人会认为,这是奸商所为,会被耻笑。

        对此凌风确实丝毫不在意,这些难民来到自己的地盘,自己给他们工作,他们能够挣钱养活自己,这才是根本之道,这么多难民,如果天天施粥的话,施完了又该怎么解决呢?所以,只有让他们自己挣钱才是解决办法的根本之道。

        “好啦,我知道你担心什么,那些没用的名誉就不用担心了,古人不是说过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这些难民我知道很可怜,但是天天施粥又有什么用呢,他们吃了就睡在路边,醒了再来领粥,这辈子才是真的完了,正好我们新城建设出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劳工,可谓是一举多得!”

        柳儿想了想,点了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