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明风八万里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义 (1 / 3)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捷的定义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在场的八旗亲贵都觉得豪格简直是疯了,这么望风而溃一路狂奔肯定要在撤退途中遭遇重大损失,在曹州附近的三十个牛录甲兵与六十营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只需要损失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五的兵力与三分之一的辎重,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就是损失近半兵力与辎重。

        而且更重要的是明军虽然突然发动北伐,但是清国现在连金华贼投入的具体兵力都没弄清楚,只听说明军投入了上百个营头,但是明军有没有这么多兵力都是个问题。

        如果越明军只是用偏师发动北伐,那么豪格与大家就会成为整个大清国的笑话,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余波,但是在场的八旗亲贵稍作思索都赞成豪格的决定:“赶紧撤过黄河”

        “只要过了黄河,咱们就安全了”

        “可以在河南保留一两个据点接应从曹州退下来的王师”

        “越快撤越好”

        大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不仅仅是因为前次南征多铎、代善、豪格率先逃跑事后却毫发无损的缘故,关键还在于现在他们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藩镇。

        藩镇依赖军事实力才能拥有地盘,虽然阮大铖认为大清国在实施藩镇化之后,诸位王爷、贝勒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肯定会与越明军拼死一战,但事情的发展却与阮大铖以及诸位王爷、贝勒的估计完全相反,现在各个大小藩镇最关心的问题是怎么保存实力。

        只要保存住实力,就有办法控制新的地盘,如果实力尽失,那么守住现有的地盘也毫无意义,所以豪格才能抛弃还在曹州附近苦战的八旗三十牛录与六十营绿营兵决心直接撤过黄河。

        要知道现在越明军主力还在鲁南作战,即使有少量斥侯游一路向北急进也是刚刚抵达鲁中而已,豪格与诸位八旗亲贵完全可以在济南外围组织抵抗,看到形势不对再作决定,但是豪格却已经决定拱手把几乎整个山东都让给越明军。

        而诸位八旗亲贵也完全赞同豪格的决定,甚至有人说出了真实想法:“只要退过了黄河,金华贼就是想追上咱们也得先解决英亲王再说,咱们在黄河南只要留有几个城头堡就能随时发动反攻”

        这也是豪格的真实想法,反正曹州附近的三十个牛录几乎都不在豪格名下,绿营兵也多半是朝廷经制之师,反正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让英王阿济格先扛过去,等看清楚了形势自己再动手也不迟。

        豪格很快就发现自己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从徐州席卷而来的越明军至少有一百五十个营头,考虑到他们还能得到曹州贼和其它流贼、土寇的全力配合,大清国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无法守住黄河以南,他及时退走是最明智的策略。

        当然在曹州附近作战的三十个牛录甲兵与六十营绿营兵就成了最大的牺牲,追杀他们的可不仅仅是越明军与曹州贼,在知道豪格直接放弃济南已经撤到黄河以北的时候,整个山东都在全力追杀这支倒霉透顶的清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