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三国将军本纪 > 董相国黑历史考

董相国黑历史考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首先,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董卓的真正的黑材料大都集中在初平元年(192年)关东反董联军起事之后。可是史书上都有意无意的把这些黑材料放在初平元年(192年)之前,形成“董卓暴政→义军起事”这样的逻辑关系可惜的是很多写三国的人不习惯思考,将这样的逻辑关系全盘接受下来其实,很多细节根本就经不起推敲,本节我就将董卓的黑材料分类整理,看看其中有多少水分【滥杀】

  第一件事:二月社事件。简而略之:董卓派兵去阳城县(阳城县属豫州颍川郡),当时本地人正在举办“二月社”庆祝集会,士兵们围攻在场的百姓,男的杀掉女的掳走,掠走财物;返回雒阳后,对外宣称是讨伐叛军得胜归来陈志《董卓传》:(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很多前辈写这件

  ——这是司马彪记载董卓在迁都之时在雒阳的恶行,其中就提到了董卓“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如此,“搜牢”事发生在迁都之时,是合乎情理的综上所述:范晔误把董卓这些恶行(搜牢、掘墓)记载提前至中平六年(189年)。。实际上都应是初平元年(190年)三月,迁都之后才发生的事董卓又毁坏市场交流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雒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最终导致市场紊乱,物价飞涨不管怎么说,董卓对财物的贪婪达到极致,他在郿坞里囤积了大量金银、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不可胜数秦始皇铸十二个铜人,立于长安,被董卓毁掉十个;雒阳铜人为灵帝所铸陈志《董卓传》:(董卓)悉椎破铜人、锺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陈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董)卓坞中金有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珠玉锦绮奇玩杂物皆山崇阜积,不可知数。…。 女一人另一处记载来自于范书《列女传》(原始记载可能为皇甫谧的《列女传》)。故事说皇甫规有位年轻的后妻(未留姓名),知书达理,董卓对她垂涎已久。董卓担任相国后。。便派人去皇甫规家去迎娶这位美女,而美女则亲自到董卓相国府门口跪拜请求解除婚约,董卓不肯,便让家奴们持刀上前威胁,美女见事情没有转机,就选择了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最终被当场活活打死范书《列女传》:安定皇甫规妻者,不知何氏女也。规初丧室家,后更娶之。妻善属文,能草书,时为规答书记,众人怪其工。及规卒时,妻年犹盛,而容色美。后董卓为相国,承其名,娉以軿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妻乃轻服诣卓门,跪自陈请,辞甚酸怆。卓使傅奴侍者悉拔刀围之,而谓曰:“孤之威教,欲令四海风靡,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妻知不免,乃立骂卓曰:“君羌胡之种,毒害天下犹未足邪!妾之先人,清德奕世。皇甫氏文武上才,为汉忠臣。君亲非其趣使走吏乎?敢欲行非礼于尔君夫人邪!”卓乃引车庭中,以其头县軶,鞭扑交下。妻谓持杖者曰:“何不重乎?速尽为惠。”遂死车下。后人图画,号曰“礼宗”云。…。 中的事了陈志《董卓传》裴注引《魏书》:(董)卓使司隶校尉刘嚣籍吏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有应此者皆身诛,财物没官。于是爱憎互起,民多冤死俗话说: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当然此时的人并不知道秦桧是谁)。虽然董卓的酷政不得人心。。但仍然有忠心于他的人。例如吕布刺董时,太师府主簿田景和另一名仆人勇敢的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挡住吕布等人的兵器,于是也一并遇害此后,还有一位因董卓而死的人,他便是蔡邕蔡邕此人,为当世大儒,人生也曾大起大落。在灵帝(刘宏)执政时期,他因为太傅胡广的门生而得到灵帝宠信,多次参与问政对策光和元年(178年),“金商门应对”时,蔡邕的奏章被宦官泄露出去,引发对蔡氏不满的大臣群起而攻之,刘宏为了平息争端,便判蔡邕有罪,将其贬出朝廷。自此,蔡邕流落民间长达十余年,直至刘宏死后,也未得到平反此后,对于蔡邕来说,能带他重回人生巅峰的人就是董卓了。董卓非常看重蔡邕的才学和名望,加倍厚待;每次举办宴会时,董卓都会指派蔡邕弹琴、主持宴会礼仪。…。 是,董卓将“金华青盖”车改乘“皂盖车”(二千石官员用车)范书《蔡邕传》:(初平)二年六月,地震,(董)卓以问(蔡)邕。邕对曰:“地动者,阴盛侵阳,臣下踰制之所致也。前春郊天,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董)卓于是改乘“皂盖车”范书《蔡邕传》李贤注引《续汉志》: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综合看来,蔡邕是有心帮助匡正董卓的种种乱政行为,但是董卓多有违背,蔡邕也埋怨董卓很少听从自己的意见;蔡邕甚至还有逃出长安返回老家(兖州陈留郡圉县)的想法,但被从弟蔡谷劝住了范书《蔡邕传》:(蔡)邕亦每存匡益,然(董)卓多自佷用,邕恨其言少从,谓从弟谷曰:“董公性刚而遂非,终难济也。吾欲东奔兖州,若道远难达,且遁逃山东以待之,何如?”谷曰:“君状异恒人,每行观者盈集。以此自匿,不亦难乎?”邕乃止董卓死后,蔡邕因为当着司徒王允的面不经意的叹了口气,呈现悲伤的表情,结果招来王允的问罪,引来杀身之祸范书《蔡邕传》:(蔡邕)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