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废帝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洛阳太傅府“董卓已退,此事可需告之本初?”袁基问袁隗。“本初为大将军腹心,恐难为之。”
袁隗:“无妨,本初需知此我袁氏崛起之机,须速决断,无需多虑。”
翌日(八月三十),董卓先召袁绍等一小部分人共议董卓:“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
群座愕然,顿时雅雀无声袁绍道:“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董卓勃然大怒,拔剑指着袁绍骂道:“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袁绍想了想,觉得不太对,诡对道:“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董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
这话彻底激怒了袁绍,袁绍勃然怒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刘辩是他们大将军一系拼死保下来的,所以袁绍在此才会显得如此激动。袁绍和袁隗的政治立场不太一样这三本书中。。《公羊传》在“桓公十一年”这一节对“祭仲废忽立突”表示赞同,丁宫原话的依据也是于此而《谷梁传》对于这件事则对祭仲持批评态度:祭仲易其事,权在祭仲也。死君难,臣道也。今立恶而黜正,恶祭仲也——谷梁赤认为祭仲在强权威逼之下就乖乖就范,是丧失为臣之道的至于《左氏传》则没有对此评论所以说,丁宫以“祭仲”为先例的说辞,并不像是一个全力支持废立的态度,有拐着弯骂人的寓意。可惜袁宏著书时情绪激动,没有细细推敲“祭仲”背后的故事,就痛骂丁宫不是人了。)(以上典故观点是前辈所作。)
太傅袁隗解帝玺绶,立陈留王为皇帝,年九岁。太后迁于永安宫九月丙子,杀何太后至此,何氏一族也被清除出朝廷袁氏一家独大,袁隗的政治目的也基本得到了实现,到了该分蛋糕的时候了......
--------------------------分割线---------------------------
谚语:养虎为患!
&:求收藏求推荐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