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258章 交易 (2 / 4)

第258章 交易 (2 / 4)

        黄鹤也不担心什么鸿门宴,笑着说道:“那便打扰了。”

        李应倒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被东海人赶出胶州以后,又在寿光县置办了一份产业,也不是就想着这么养老了,而是看中寿光既通海又沟通东西陆路的有利局面,在这里又重新经营起了商业。这处宅子和附近包括这条小河的一大片土地,就是他新置办的家产之一,邻近弥水,离南边的官道也不远,附近还有一个广陵镇,正适合作为物流基地使用。而且他在胶州的产业也没有完全处理掉,仍然指派人经营着。如此这般,他在益都和胶州之间建立了一条商路,由于他既有人脉、又有官府背景,生意很是红火,一跃而成益都地面上的一大豪商了。不但如此,他还看中了中央西站的区位优势,在那里买下了一块地,准备再搞一个水陆联运。

        李应现在也是看明白了,他在东海人那里就是一个“马骨”的地位。东海人只要还要想着靠商业敛财,就不能苛待了商人们,必须维持他们宣称的“一视同仁,公平开放”的承诺。而为了证明这一点,有什么比允许“仇人”在自己这里赚钱更好的凭证呢?所以李应尽可放心大胆地在东海人的地盘开展业务。东海人难为谁也不敢难为他啊。

        不过他生意做到这份上,自然有大量手下处理事务,一般小事没必要亲自出面。而今天这笔交易嘛,居然需要李应和黄鹤亲自交接,那当然不会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而是——

        见不得人的军火交易!

        李应后院的仓库中,大大小小的箱子堆满了一地,黄鹤带着两个近卫兵抱着胸站在门口附近。李应的几个亲信搬过来一个中型的箱子,李应亲自拿撬棍将它撬了开来,掀开里面的稻草,取出一件黑漆漆的勇士甲。

        “试试。”他顺手将胸甲递给旁边的一个亲卫。

        亲卫将它放在地上。。抽出腰间的短刀劈了上去,然后发出“碴”的一声,火花四溅,刀滑了开来,在甲上留下一道长长的划痕,露出里面闪着银光的钢铁本色,不过离穿透还差得远。

        他又换了一把短矛,用力朝地上的黑甲扎过去,但还是滑了出去。他想了想,把甲翻过来,凹面朝上用脚踩住,然后又扎了上去。这次角度找的挺好,正扎在脚踩的侧面旁边,在上面扎出一个小孔,矛尖在后面露了出来。

        现在的外销型勇士甲和制式的玄武甲采用了同样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外形和厚度都是一样的,只是热处理省了几个步骤,强度要差不少。但相比劣质钢乃至熟铁制成的札甲,还是有不少优势。

        “嗬,”李应把地上的甲捡了起来,拿起来看了看,又掂了掂,心中很满意,但嘴上仍然故意挑刺道:“也并非刀枪不入嘛。不过如此轻便,倒也是值了,再与寻常甲具一缀,就差不多了。”

        此后他又接连开了几个箱子,除了勇士甲,还有一些头盔、强弩、炽炎矛头、马刀之类的东西,全是优质的兵械。

        李璮自从去年被李庭芝用大炮攻占了涟水南城之后,就一直偃旗息鼓,不但没试图夺回南城,还收缩兵力,甚至与李庭芝暗通款曲。

        在他看来,南宋北拒蒙古,东连东海,内部也有李庭芝这样的人锐意进取,显然是有中兴之象的。而北边的忽必烈却内忧外患一大堆,眼看着就要完。看来差不多是该弃暗投明的时候了。去年底,忽必烈派去南朝的国信使郝经一行人在真州公然被海匪杀害,消息传到北地,上下一片哗然。虽然后来宋廷出兵剿灭了崇明海匪,声称为郝经报了仇,但这样的事发生了,无疑是狠狠地抽了忽必烈的脸,气的他勃然大怒,当场就号称要兴兵伐宋。

        但是说说容易,真要打哪那么容易?北边的阿里不哥虎视眈眈,根本没有对南动兵的余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