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1255再铸鼎 > 第735章 敌后 (2 / 4)

第735章 敌后 (2 / 4)

        移剌元臣气愤无比,却也没什么办法,他们一行骑兵没有重装备?只要城中不配合,他们也不可能攻上去。而远处又扬起了骑兵行进的烟尘?看来是东海军追来了,他们只得暂且退避。

        这一次敌后袭扰不但没取得什么战果?连补给也没收集到多少,只能原路返回了。

        此后?其余元将也组织了几次长途奔袭?但东海军有了戒备?往往稍有动作就被发现,最后无功而返。

        但这几次奔袭也拖延了四野的进攻节奏。范龙城一直等到月底,铁路修到了丰润与卢龙中点的横岭山口,又调兵在山口设立了一个兵站,后路彻底有了保障,才继续向西进攻。

        而此时,元军大部也在玉田集结完毕,安童自信地在原野上将大军展开,即将与东海军进行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碰撞——

        就在此时,后方传来急报。

        “什么,武清失陷了?”

        ……

        时间稍往前一点。

        11月27日,海津镇。

        海津镇便是后世的天津,原称“直沽寨”,在金朝时曾经是海河和南北运河的交汇地。金亡后运河淤塞,此地渐渐荒废,但后来清河之盟被划作通商口岸之一,城市又逐渐发展起来,被元国改称“海津镇”。

        这里本应是自海上袭击燕京的最佳口岸,可无奈元国也能看出这一点,在此有很强的防备。而且这个时代海津镇一带多泥沼河流、地势低洼,水患严重,实在算不上好港口,很难容纳大舰队进入,所以在此登陆并不是个好方案。之前四野就宁愿走陆路入关,也不愿意乘船来海津镇走捷径。

        然而,反过来说,这么一个敌我双方都不看好的登陆地,一旦真的登陆了,岂不是就能起到最大的出奇制胜的效果?

        这个诱惑始终萦绕在总参的那些参谋的心头,最终,当第二野战旅整备完毕,而且战局也正好发展到了合适的时机,他们便再也忍不住,正式做出一份开辟“第三战场”的作战计划,提交了总指挥部。

        而总指挥部也受其诱惑,批准了这个行动方案。

        于是,今日,大量的船只出现在了渤海的最西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