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拦路喊冤 (2 / 5)
两个月前,钱渊急奔杭州后抢回了汪直,他和胡宗宪之间的间隙终于借这次的事略略弥补了一些,唐顺之才请调吴成器转任宁波府推官。
听孙丕扬面无表情的介绍后,黄师爷凑到赵贞吉耳边,“此人原是台州府推官,但却是徽州府人氏,前些年在总督府内统帅亲兵。”
简而言之,这家伙是胡宗宪的人。
赵贞吉冷哼一声,自己第一次来到镇海,就有民众拦路喊冤,显然,这儿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好。
而拦路喊冤这一件事有两方,一方是有冤屈的民众,另一方……自然是青天大老爷。
莫名其妙得到心理满足感的赵贞吉决定接下这个案子,他觉得,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距离此处不远的一家货栈中,周复笑着关上了窗户,倒了杯凉茶道:“象山倭乱,屠戮百姓,钱展才看来也颇为头痛。”
吴志点头道:“刚刚接到消息,驻扎侯涛山以东的游击杨文所部,购入大量咸肉,鱼干,午后至今,炊烟不熄。”
显然,赵贞吉赴镇海,宁波府这边再不出兵,那是说不过去的。
“按规矩,象山县倭乱,就应该是杨文所部出击。”周复低声道:“今日清晨,钱展才携家人入侯涛山。”
“侯涛山?”吴志顿了顿,嘴角勾勒出一丝狰狞的笑容,“身入死地,真是浪得虚名”
“未必是浪得虚名。”周复摇摇头,“侯涛山顶峰有威远城,数百兵丁驻守,平日里码头人来人往,但往山内库房而去的那条路,却是有兵丁把守的。”
“但如若杨文远行至象山,镇海空虚,纵有百余钱家护卫也无济于事。”吴志冷笑道:“更别说对岸就是金鸡山”
虽然金鸡山脚的招宝村那些青壮都是汪直嫡系,但也都是见过血,吃过肉的……如若对岸的库房火光大作,他们还能改行吃素,肉到嘴边都推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孙丕扬面无表情的介绍后,黄师爷凑到赵贞吉耳边,“此人原是台州府推官,但却是徽州府人氏,前些年在总督府内统帅亲兵。”
简而言之,这家伙是胡宗宪的人。
赵贞吉冷哼一声,自己第一次来到镇海,就有民众拦路喊冤,显然,这儿并不像传闻中那么好。
而拦路喊冤这一件事有两方,一方是有冤屈的民众,另一方……自然是青天大老爷。
莫名其妙得到心理满足感的赵贞吉决定接下这个案子,他觉得,这或许是个突破口。
距离此处不远的一家货栈中,周复笑着关上了窗户,倒了杯凉茶道:“象山倭乱,屠戮百姓,钱展才看来也颇为头痛。”
吴志点头道:“刚刚接到消息,驻扎侯涛山以东的游击杨文所部,购入大量咸肉,鱼干,午后至今,炊烟不熄。”
显然,赵贞吉赴镇海,宁波府这边再不出兵,那是说不过去的。
“按规矩,象山县倭乱,就应该是杨文所部出击。”周复低声道:“今日清晨,钱展才携家人入侯涛山。”
“侯涛山?”吴志顿了顿,嘴角勾勒出一丝狰狞的笑容,“身入死地,真是浪得虚名”
“未必是浪得虚名。”周复摇摇头,“侯涛山顶峰有威远城,数百兵丁驻守,平日里码头人来人往,但往山内库房而去的那条路,却是有兵丁把守的。”
“但如若杨文远行至象山,镇海空虚,纵有百余钱家护卫也无济于事。”吴志冷笑道:“更别说对岸就是金鸡山”
虽然金鸡山脚的招宝村那些青壮都是汪直嫡系,但也都是见过血,吃过肉的……如若对岸的库房火光大作,他们还能改行吃素,肉到嘴边都推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