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五十二章 盟约(中) (3 / 4)

第七百五十二章 盟约(中) (3 / 4)

        “不低于十五石。”钱渊郑重其事道:“关键是耐旱易活,用水较少。”

        张四维神情也慎重起来,缺水……这是西北地区难以根治的大问题,秦汉唐时期修建的水渠如今大都不顶用了,如果有如此耐旱同时又高产的作物在西北推广,这对于张家、杨博以及自己,都有着非同反响的意义。

        杨博对此就很是关注,曾经在信中叮嘱过张四维,若是军户种植洋芋、红薯,就算收成季节,蒙古人南下抢掠……那就可费劲了,还得从土里刨出来。

        “若的确如此,为国为民,亦为乡梓,张某当不遗余力。”张四维点头道:“有其一,其二,自然有其三。”

        钱渊微垂眼帘,缓缓道:“虞坡公已出孝期数月,不知何日归京?”

        张四维并不诧异对方问起这件事,舅父杨博去年末除服,但到现在仍然在宣府遥领兵部尚书一职,此事一直为朝中官员关注。

        “当年舅父丁忧守孝,不料俺答南侵,诸将无力相抗,舅父不得已而奔赴前线。”张四维叹道:“去年末曾书信往来,舅父言当日是陛下御笔钦点,如今……”

        钱渊忍不住心里吐槽,看来徐阶、严嵩不彻底分出胜负,他杨惟约就不肯回来趟这浑水!

        沉吟片刻后,钱渊低声问:“听闻虞坡公与遂安有些误会?”

        所谓的“遂安”指的是浙江遂安县,张四维当然听得懂这是指出身遂安县的兵部左侍郎江东。

        张四维眼神闪烁不定,“展才说笑了,少司马与舅父颇有交情。”

        钱渊噗嗤笑道:“子维兄这才是在说笑。”

        这三四年里,京中六部,最稳定是工部、户部、礼部,尚书都没变过,刑部只变动了一次,嘉靖二年进士出身的贾应春致仕,欧阳必进接任,变动最频繁的是吏部,从李默到吴鹏,再到如今的欧阳必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