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九百七十八章 勾搭 (2 / 3)

第九百七十八章 勾搭 (2 / 3)

        茅坤嗤笑道:“若是陛下,如何会批红时胡克柔外放宁波知府?至于内阁……”

        “错了错了。”沈明臣失笑道:“华亭、新郑可不实指派不动展才。”

        “是和户部尚书砺庵公。”郑若曾摇头笑道:“展才在信中颇为忿忿,砺庵公去年举荐平泉公调任户部侍郎。”

        “对对对,有这事。”沈明臣哈哈笑道:“想必展才憋屈的很,被逼着应下的,说起来胡克柔还帮了忙呢。”

        “憋屈是憋屈……”郑若曾低声呢喃,但被逼着应下……就未必了。

        三日后,茅坤因为叔父过世回乡奔丧,沈明臣因侄儿沈一贯今年赴乡试暂留杭州府,只有郑若曾一人启程沿水路往东回镇海。

        站在船头,郑若曾低头盯着流淌的河水,水面上波澜起伏不定,正如他如今的内心。

        这两个月来,他和钱渊依旧保持着极高的通信次数,也常常提起胡应嘉设置海市事,看起来正常,但实则很不寻常……郑若曾考虑过要不要接下来在信中提示一二。

        你总不会忘了去年咱们在随园前院聊天的内容吧?

        那天也没喝酒,你钱展才不至于全忘了吧?

        那日胡应嘉放了钱塘高家一马还能说是初来乍到,后来对潘家、陈家的船队毫无阻碍已经有点古怪了,再到设置海市,将大量钱渊旧部召来出任管事……郑若曾开始怀疑胡应嘉和钱渊之间是不是有隐秘的联络。

        这些只是线索,最关键的是,郑若曾清晰的记得,去年自己因曾铣昭雪平反事入京,曾经在随园和钱渊讨论过东南走私复起,后者随口说出理应在苏州、杭州这些能借助南北运河的大城设置海市。

        郑若曾还记得钱渊提起一个词……货物集散中心。

        虽然没有去查证,但郑若曾能肯定,胡应嘉破局手笔是来源于钱渊。

        钱渊这些奇思妙想往往和时代惯例是不符合的,郑若曾对此也有认知,他不信那么巧,钱渊所想正好也是胡应嘉所想。

        但是,为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