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历史小说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两百四十四章 机会 (1 / 4)

第两百四十四章 机会 (1 / 4)

        想得太简单了,钱渊的确是这么想的,他没有想到,明朝实际上到如今从来没有过正式的官方海贸渠道,也难怪走私如此旺盛,倭寇如此猖獗。

        “是啊,想的太简单了,现在朝中缺银子,东南缺银子,朕也缺银子……”嘉靖帝苦笑道“就算开海禁通商,重设市舶司……你钱展才说不定前途尽毁,万人所指。”

        嘉靖帝转身指了指黄锦,“反过来,说不定黄伴都要在朕面前说你的小话,弄不好都要扎你小人。”

        黄锦慌忙摇手,“皇爷,老奴可不敢。”

        “就算你不敢,刚才那个冯……冯保肯定是敢的。”

        这下黄锦嘿嘿笑着没说话,钱渊虽然心里明了但茫然眨眨眼。

        看嘉靖帝给了个眼色,黄锦为难的略微解释了几句,和钱渊猜测的大差不离。

        市舶司这个机构唐朝初设,当时就是宦官专任,之后宋时隶属于转运司,明朝恢复旧制,一直掌握在宦官手里。

        自成化年间开始,税赋收入渐渐萎缩,明朝的财政就渐渐支撑不住,在这种情况下,文官也没打过市舶司的主意。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文官和宦官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或利用,或接纳,或针锋相对,但市舶司一直牢牢把控在宦官手中。

        直到嘉靖帝登基,这位仁兄生性多疑,又好权术,聪明绝顶,宦权的势力大幅度退缩,嘉靖二年,宁波争贡之役,市舶司太监赖恩处事不当,夏言上书提议罢市舶。

        所以除了祖制等等客观因素之外,最大的问题在于,市舶司究竟由谁掌控?

        一旦开放海禁,允许通商,必定客船云集,海贸大兴,如果市舶司还是由宦官掌控,朝中文官是不干的……至少浙江、福建、广东是不干的。

        而如果是钱渊在陛下面前提议导致重设市舶司,那毫无疑问,他在文官体系中的名声将会臭不可闻,幸进小人都算是便宜他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