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梦绕大唐 > 第十三章有区别 (2 / 3)

第十三章有区别 (2 / 3)

        毕竟李义府当时是宰相之一,不管是贬官还是砍头,总要有个明确的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什么还要下大力气对战犯进行审判?直接杀掉不去是更好吗?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死一百次都没错。

        为什么?

        就因为他们的罪行需要整个世界以及后世人知道,从而避免引起一些人的猜疑。李治对李义府就是这样,让他的罪名传遍天下,这样就不会引起朝堂以及天下强烈的震动。

        这件事交给了大理寺审理,到了狄仁杰的手里。

        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一个大案子,审判宰相啊,稍有不慎就会翻船,狄仁杰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此刻的狄仁杰不过三十多岁,他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当然在大部分人看来,三十多岁就干到了最高法院的院长,这已经是火箭般的速度了。大部分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还在庸庸碌碌的为了做一个副科长而绞尽脑汁。

        这么一比较的话狄仁杰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但是请不要忘记,对于有本事的人来说,三十岁做到这个位置只能说算是正常速度。

        而狄仁杰如果没有阎立本的慧眼识珠。估计此刻还在并州做一个小小的法曹呢。

        他刚刚升任寺丞,还没多长时间,现在就来了一件这样引人注目的大案子,如果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毕竟这件事的当事人的李义府,而另一方是李治,涉及的事件又是私窥皇城龙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之事。

        其难度可见一般。

        不过这能难倒狄仁杰吗?当然不能。

        要知道,狄仁杰这货最大的特点就是见风使舵,当然,在这里这是一个褒义词。我的意思是他总能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最有利于自己的一个,然后想办法立足不败之地。

        很多人都看过关于狄仁杰的电视剧。。电影,认为狄仁杰是一个正直、刚强、眼里不容沙子的男子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