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梦回大明春 > 705【传道】 (1 / 4)

705【传道】 (1 / 4)

        那师爷还算有脑子,建亭而不立祠,一般不会出问题。

        真要敢立一祠出来,恐怕不用等王渊动手,其他物理门人就会弄死贾应春。

        祠是啥东西?

        敬奉鬼神、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能随便给生人立吗?

        即便贾应春是为诏书立祠,传来传去,也会变成王渊的生祠!

        便说乡贤祠,也得死后才能进。

        只不过官员可以操作,通过讨好地方士绅,先在乡贤祠预定位置,死了就能正儿八经竖牌位——预定那个位置很重要,有些巡按御史图省事儿,就问士绅哪位官员可入乡贤祠,然后当做政绩给报上去。因此许多地方主官,为了虚名和政绩,拼命拉拢当地豪族,就此官绅沆瀣一气。

        贾知府风风火火建亭子去了,王渊已经从运河换船至长江。

        官船之上,王渊问道:“漕工生计如何?”

        刘玺叹息:“也就那样。”

        王渊又问:“被转为民户的漕兵呢?”

        刘玺说道:“敢闯敢拼的,就去沿海讨生活,听说有人在海外发了大财。胆子没那么大的,多去做工卖力,也有些成了小商贩。大体上来说,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

        “能过日子就好。”王渊点头说。

        如今,铁路从北京一直修到淮安,这段漕运全部改为铁路运输,蒸汽火车的性能也教以前提升许多。部分漕工和漕兵,转为养路工人和护路士兵,剩余的全部转为正常民户。

        说白了就是漕工大下岗、漕兵大裁员,虽然短时间内造成一定混乱,但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没有官员想的那么可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