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去玩? (3 / 4)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是看看自己的儿子,洪灵芸可是知道自己并没有刻意的去教他该怎么怎么做,这孩子一直以来就特别懂事。
在老松村这样一个地方,梁川的父母算是知识份子了。除了自己爷爷外,母亲也经常教自己一些知识,所以现在的梁川看起来只有一年级,但知识量不比三年级的差。尤其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一些知识,可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吃完饭后,梁川回屋写作业去了。作业对于梁川来说从来不是发愁的事,很快就完成了。收拾好自己写字台上的作业后,梁川抽开一个抽屉,拿出一本看起来有些泛黄的书,书面上赫然写着“八字算命法。”
海中金,申子,一俩一。乙丑,五钱。炉中火,丙寅,六钱。丁卯,七钱······不少字上面用铅笔标注着拼音,没办法虽然梁川有三年级的识字水平,但还是有太多的字不认识。
相比俩年前,梁川已经很知足了,想想那个时候爷爷给自己看这些书的时候,真的是在看天书,要不是书中有一些图案吸引了梁川,自己恐怕不会喜欢上这些书。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梁川说到:“妈,今天十五了,又该上香了,如果爷爷不回来的话,待会我去吧?”
“行,你跟大墩子跟他爸一起相跟上,”对于这种事情,梁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为爸爸只礼拜天回来,爷爷经常不在家。而这里的风俗习惯一般女性不去老松上香。至于原因本地人都说不上来,只知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
吃完饭后,梁川拿着母亲准备好的贡品,来到大墩子家大门口喊道:“泰华叔,大墩子准备好没?”
随着喊声,大墩子家门打开了,随着走出一大一小俩人,个子不到一米七确早早发福的唐泰华,走路的时候浑身的肥肉都一颤一颤的,再看看旁边的大墩子,肯定是亲生的。
“小川呀!叔待会有点事,上香的事就交给你跟大墩子了。”唐泰华在梁川头上摸了一把说到。
“没问题,大墩子走吧!”说着梁川就跟大墩子小跑着离开了。
看着俩个孩子离开,唐泰华喊道:“慢点跑,注意安全。另外别在山上瞎逛,上完香就回来。”
“知道了。”远处传来俩孩子的声音。老松距离村里大概三里地左右,在一个小山坡上,路上有不少前去上香的人,梁川一路上叔叔,伯伯,爷爷的叫着。
“给大墩子,吃橘子。”梁川从自己带的篮子里拿出俩个橘子,递给大墩子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老松村这样一个地方,梁川的父母算是知识份子了。除了自己爷爷外,母亲也经常教自己一些知识,所以现在的梁川看起来只有一年级,但知识量不比三年级的差。尤其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一些知识,可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吃完饭后,梁川回屋写作业去了。作业对于梁川来说从来不是发愁的事,很快就完成了。收拾好自己写字台上的作业后,梁川抽开一个抽屉,拿出一本看起来有些泛黄的书,书面上赫然写着“八字算命法。”
海中金,申子,一俩一。乙丑,五钱。炉中火,丙寅,六钱。丁卯,七钱······不少字上面用铅笔标注着拼音,没办法虽然梁川有三年级的识字水平,但还是有太多的字不认识。
相比俩年前,梁川已经很知足了,想想那个时候爷爷给自己看这些书的时候,真的是在看天书,要不是书中有一些图案吸引了梁川,自己恐怕不会喜欢上这些书。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梁川说到:“妈,今天十五了,又该上香了,如果爷爷不回来的话,待会我去吧?”
“行,你跟大墩子跟他爸一起相跟上,”对于这种事情,梁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因为爸爸只礼拜天回来,爷爷经常不在家。而这里的风俗习惯一般女性不去老松上香。至于原因本地人都说不上来,只知道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习俗。
吃完饭后,梁川拿着母亲准备好的贡品,来到大墩子家大门口喊道:“泰华叔,大墩子准备好没?”
随着喊声,大墩子家门打开了,随着走出一大一小俩人,个子不到一米七确早早发福的唐泰华,走路的时候浑身的肥肉都一颤一颤的,再看看旁边的大墩子,肯定是亲生的。
“小川呀!叔待会有点事,上香的事就交给你跟大墩子了。”唐泰华在梁川头上摸了一把说到。
“没问题,大墩子走吧!”说着梁川就跟大墩子小跑着离开了。
看着俩个孩子离开,唐泰华喊道:“慢点跑,注意安全。另外别在山上瞎逛,上完香就回来。”
“知道了。”远处传来俩孩子的声音。老松距离村里大概三里地左右,在一个小山坡上,路上有不少前去上香的人,梁川一路上叔叔,伯伯,爷爷的叫着。
“给大墩子,吃橘子。”梁川从自己带的篮子里拿出俩个橘子,递给大墩子一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