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穷追不舍 (3 / 3)
刚开始时建元帝索然寡味,提不起什么心思,只当是寻常不长眼的盗贼,随口分拨宗人府查办。时至今日,等到建元帝看见商正衙门递上来的奏章,惊的合不上嘴。一场大火,损失之巨简直骇人听闻,银两、银票、奇珍异宝,加起来有数百万两之多。
建元帝大发雷霆,命宗人府协同商正衙门,一定要尽快抓到行凶恶徒,另遣都卫从旁相助,若需其他衙门协力,即刻奏请朝廷。
这纸圣旨一下,宗人府和都卫不敢怠慢,上头有建元帝帝盯着,虽这些日子建元帝上朝的时候不提此事,但要所有人都知道建元帝在等着宗人府禀报这件事,没有辞可就得心脑袋了。
聂奉鸿像是铁锅上的蚂蚁,如果这件案子破不了,都卫最多也就领些罪责,但宗人府可就难了,丢了乌纱帽是,稀里糊涂送了性命是大,连忙下令命手下所有的捕快四处搜寻七大寇的行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豪城里鸡飞狗跳,宗人府挨家挨户的搜查,除了那夜在城东擒获的人屠刁成和玉书生姜晚,七大寇其余五人踪影全无,仿佛是消失了一般。
还不等宗人府和都卫查出什么名堂,空气中有弥漫起一股猜疑的声音。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传出来的,商正衙早在数年前就已经亏空百万两白银,这次商正衙门失火只不过是因为害怕有人查起来,暴露贪赃枉法的事实,自弹自唱的一出戏罢了,硬生生推到了恰逢其会的七大寇身上。
这番话原本没什么,案破之前,各种各样的流言都有,只是这次不凑巧的很,莫名其妙的传进了建元帝的耳朵,建元帝也动了疑心,命八皇子李玄明彻查此事。
临阵换帅,建元帝虽然没有明,但朝堂上的王侯将相也猜得到子之意,这是要把商正衙门一起查办的意思。
再加上早前太傅凌疏桐过问宗人府海捕公文一事,这可不寻常的很,中书令虽有监管之责,但没有权利插手宗人府的具体事务,太傅还和宗人府司卿聂奉鸿有监法司同衙之谊,如此行事不免有些耐人寻味。
换了查案的人,聂奉鸿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商正衙门可就没有那么舒坦了,禁军将士封锁了整个商正衙门,闲杂热不许出入,核对近年来商正衙进出的账册。
不管能不能查出什么,此次是八皇子李玄明独当一面,不止是建元帝看着,后宫也在瞧着,朝中百官莫不翘首相盼,掂量着要不要在李玄明身上下注。
这种情形下八皇子李玄明的压力可想而知,凡事严严谨谨,不敢有丝毫马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建元帝大发雷霆,命宗人府协同商正衙门,一定要尽快抓到行凶恶徒,另遣都卫从旁相助,若需其他衙门协力,即刻奏请朝廷。
这纸圣旨一下,宗人府和都卫不敢怠慢,上头有建元帝帝盯着,虽这些日子建元帝上朝的时候不提此事,但要所有人都知道建元帝在等着宗人府禀报这件事,没有辞可就得心脑袋了。
聂奉鸿像是铁锅上的蚂蚁,如果这件案子破不了,都卫最多也就领些罪责,但宗人府可就难了,丢了乌纱帽是,稀里糊涂送了性命是大,连忙下令命手下所有的捕快四处搜寻七大寇的行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豪城里鸡飞狗跳,宗人府挨家挨户的搜查,除了那夜在城东擒获的人屠刁成和玉书生姜晚,七大寇其余五人踪影全无,仿佛是消失了一般。
还不等宗人府和都卫查出什么名堂,空气中有弥漫起一股猜疑的声音。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第一个传出来的,商正衙早在数年前就已经亏空百万两白银,这次商正衙门失火只不过是因为害怕有人查起来,暴露贪赃枉法的事实,自弹自唱的一出戏罢了,硬生生推到了恰逢其会的七大寇身上。
这番话原本没什么,案破之前,各种各样的流言都有,只是这次不凑巧的很,莫名其妙的传进了建元帝的耳朵,建元帝也动了疑心,命八皇子李玄明彻查此事。
临阵换帅,建元帝虽然没有明,但朝堂上的王侯将相也猜得到子之意,这是要把商正衙门一起查办的意思。
再加上早前太傅凌疏桐过问宗人府海捕公文一事,这可不寻常的很,中书令虽有监管之责,但没有权利插手宗人府的具体事务,太傅还和宗人府司卿聂奉鸿有监法司同衙之谊,如此行事不免有些耐人寻味。
换了查案的人,聂奉鸿稍稍松了一口气,不过商正衙门可就没有那么舒坦了,禁军将士封锁了整个商正衙门,闲杂热不许出入,核对近年来商正衙进出的账册。
不管能不能查出什么,此次是八皇子李玄明独当一面,不止是建元帝看着,后宫也在瞧着,朝中百官莫不翘首相盼,掂量着要不要在李玄明身上下注。
这种情形下八皇子李玄明的压力可想而知,凡事严严谨谨,不敢有丝毫马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