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军事 > 大明元辅 > 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 (2 / 3)

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 (2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高务实不禁思索起来。

        有明一朝,的确出现过不少的天才少年的,例如严嵩、解缙、唐伯虎,又如李东阳、杨一清、杨慎。

        其他的都不说,单说明朝中期,光是一起同朝为官的就有李东阳、杨一清等人。

        杨一清二十一岁入朝当官,李东阳更厉害,十岁就和杨一清成了同僚,这让不知道多少类似范进这样的同学哭晕在厕所。

        然而,如果以为这两个人就是最牛叉的,那就错了,因为跟他们同朝为官的还有一个更小的,当时只有岁。放在后世,无非也就是小学三年级的红领巾罢了。

        这娃子叫刘鈗。

        刘鈗,山东寿光人……他爹叫刘珝。

        要说起他爹也算是鼎鼎有名,刘鈗其实能在小小年纪就当官,也算是沾了他爹的光。

        刘珝这个人是真的不简单,岁能文,二十四岁的时候中了进士,是明宪宗朱见深的老师——朱见深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太子的老师,即位后他是皇帝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宪宗对于这位老师非常的尊重。

        成化十一年,刘珝以礼部尚兼谨身殿大学士的身份入阁,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宪宗一直尊称他为“东刘先生”。

        刘珝一共有六个儿子,刘鈗排行老四,在兄弟几人中最为聪明,也最懂礼数,有一次在见到皇帝后,对答如流,毫不怯场,深受宪宗的喜爱。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宪宗一高兴,就封了刘鈗一个中舍人的官。

        史载:“岁时,宪宗召见,爱其聪敏,且拜起如礼,即命为中舍人。”

        中舍人,这官大倒不算大,只是个从七品的芝麻官儿,但是位置颇为重要,主要负责写诰敕,制诏等文字工作,相当于皇上的贴身小秘,已经接近权力中心了。

        刘鈗小小年纪就任此要职,虽然都明白这是沾了老爹的光,但是却没人说什么多话,原因跟翰林官们今日冷处理高务实差不多:大家都知道这娃儿是真聪明,又不好亲自下场打压,只好不吭声。

        既然是当了官,就得去上班,但是皇宫的门槛太高,刘鈗一个岁的小学生个子能有多高?翻过去虽然可以,但那就未免失了官员体面。

        所以没办法,每次都需要人帮忙把他抱着过去,而充当这个“**”的就是刘鈗的同事杨一清。

        因为这时候的杨一清也还只是个中舍人,跟刘鈗是正儿经的同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