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真宗年间那点事儿 > 第七章:论学(下) (1 / 2)

第七章:论学(下) (1 / 2)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赵恒一开心,整个气氛就活跃了,李继宣仔细看着被写得密密麻麻的纸,问道:“许小郎,你这条条框框的记录方式倒是别出心裁,能否详细说说?”

        “回官人,这是思维导图,平时偶有零星想法,便顺手记于纸上,想到什么便记什么,待整个图构成一条线或一张网之时,就有了一个可以去实践的方案,毛笔写字需铺纸研墨,略显繁复,便用碳条替代,只讲实用,完全谈不上美观,是以只能自用,难登大雅。”

        赵恒点点头:“方法确实不错……日常使用可借鉴。”目光落在了所有线条汇聚的词上:“你所理解的哲学……又是怎样的学科?”

        “臣以为,哲学并非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思维方式,容臣举个例子。”说罢,许识转头面向溪儿:“溪儿,假若你是一名将军,带一万士兵与辽人战斗,战后清点有两千伤员,查验发现多伤于手、腿处,你会如何?”

        溪儿没想到许识居然让自己说话,一下子紧张起来,支支吾吾看着众人。赵霖鸾拉着她的手轻轻点点头:“怎么想的便怎么说就是了。”

        “奴婢……会叫匠人在铠甲的手腿处装上铁板……”

        许识微微一笑:“公主殿下以为呢?”

        赵霖鸾低头想了片刻:“我会叫铁匠加强没受伤部位的甲片。”

        赵恒和李继宣也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看着赵霖鸾微笑点头。

        “这便是认知决定的思维方式,这只是个简单的问题,基于丰富的作战经验便可判断孰对孰错,更多的时候,哲学并无对错可言,比如官家为了巡视海疆造了一艘大船,取名东京号,这艘船常年在海上巡视,随着时间推移,船上的水兵因为种种原因换了一批又一批,船身部件也因腐化损毁逐步更换,直到有一天,船上的部件都不再是一开始的部件,船员也不再是最早的那批船员,这时的东京号,是否还依然是东京号?若是,为什么是?若不是,何时开始不是?

        若有人将换下的部件全部收集起来,重新组装,召回了最早的那批船员,那这时哪艘才是真正的东京号?”

        没人会去傻了吧唧地纠结问题的答案,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赵恒眉头一展,笑道:“考虑事物本质而非拘泥于对错……你的这个问题,当真有趣……基于认知的思考方式……那你不妨说说,以你的认知来看,如今我宋对辽该如何?对党项又当如何?”

        “这个……官家,臣不过一介工匠,怎敢妄言天下大事?”这个问题许识可不敢随便回答,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的形象,经不起半丝折腾。

        赵恒摇摇头:“天下之事,天下人自然说得,你只管说便是,朝堂之上自有定论。”

        “那……臣便斗胆一言,官家当个笑话听听便罢。”许识低头思考了一下,开口道:“臣听闻,如今辽国已改名大契丹,为南北两院制,北院为游牧民族习制,南院则与我大宋汉人并无大异,近些年来,南院汉人习俗亦开始向北院渗透,不知臣所闻对否?”这样的话题,边问边答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式。

        “大体无误,自天福3年(公元938年)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以来,燕云十六州一带便是汉人与契丹人混居,辽人得此地后,便自诩华夏正统,虽不过是发兵南下的借口,却也因此承认了汉人地位。耶律贤即位后,至如今耶律隆绪均对汉人文化颇为重视,南院势力近年来确实发展得不错。”赵恒点头道,这些局势上的问题,虽不是什么秘密,但大多普通书生关注的还是圣贤书,对时局了解的并不算多。

        “既如此,臣便先说结论了……臣以为,与辽当和,与党项当战!”

        “哦?”赵恒和李继宣对视一眼,眼神中似有些玩味,相视一笑:“为何?你的观点……倒是与李相正好相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