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历史 > 昌明 > 第160章 火铳改良大战起,天地异象朝天宫 (1 / 3)

第160章 火铳改良大战起,天地异象朝天宫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进得大帐,崇祯振奋有加,又兴致勃勃的问到大头铁棰的奥秘。

        马虎解释道:“不瞒皇上,这大头铁棰,是赵青山搞出来的,他在山野与野兽多有搏斗,曾经将铁锤当成武器对付野兽,威力极大。在他的要求下,他的千人队人手一支。今日看来,却是威力不凡。”

        解释完后,马虎对着杨乐提醒道:“国公爷,这位赵青山,您应该认识他的。”

        “哦,是吗?我认识那个千夫长?”杨乐感到惊讶。

        “好好想想,在京城菜市口,借贷立信之时,是不是有一位少年。”

        “啊——我想起来了,莫非他就是那个获得了一百两银子的那位少年?!”

        “对对,没错!现下他可是新军最年轻的千夫长了。”

        杨乐禁不住感慨中来,道:“难得啊!一个走商少年竟然成了军中将领,真是不敢想啊!”

        崇祯笑道:“爱卿你这变法可不知要让多少人踊跃参军呢,朕时常感慨万千啊。”

        这个时候,宋应星掀开门帘走了进来。自从新军组建以来,宋应星便被调到了大峡谷之中,参与军器的制造与研究工作。

        “皇上,这就是宋大人研究的新军火铳,全军已经配备了五千支。”马虎拿着一把新式火铳递给崇祯。

        崇祯拿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

        宋应星躬身道:“这新式火铳在原来火石激发火药的基础之上,枪管里加上了膛线,射程大大增加,而且弹丸也经过特殊处理,用浸了油脂的布匹或者鹿皮包裹,这样从前端装弹更容易,而且密闭性更好。”

        崇祯点点头,明白过来,原来的燧发枪都是前膛火枪,而且多为滑膛式;它们的口径在一到两指(20厘米)之间,重达四公斤左右,枪长六尺(一米半)。这支火铳明显短了许多,重量也轻了许多。

        而且枪管之内隐约可以看到旋转的膛线条纹。滑膛燧发枪的射程能达到一百丈,而加入线膛之后,能够达到二百丈,更远的甚至能达到三百丈。因为滑膛枪弹丸的直径一向是比枪管口径一些的,所以装弹丸稍微容易一些。而线膛枪的弹丸非得和枪管严丝合缝不可,有些使用线膛枪的士兵甚至必须用锤子敲通条,才能把子弹敲进去;线膛枪虽然在射程、精度和威力上有着滑膛枪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未曾普及,装弹麻烦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杨乐一直想着研究后膛枪,但是宋应星一直没能成功。两人经过讨论研究,最后决定暂时只能从子弹入手,用浸了油脂的布匹或者动物皮毛包裹弹丸,这样减少阻力,装弹更容易一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