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都市生活 > 鉴宝无双 > 第89章 大关 (2 / 3)

第89章 大关 (2 / 3)

        刘馆长说完,章老也不由看了看吴夺,眉头一挑,“小吴的眼力已经好几次让我惊艳了,有什么就说什么!要不然,交流会就失去真正的意义了!”

        吴夺刚才已经琢磨过章老的用意,此时,章老又这么点他,如果再虚与委蛇,那就有点儿不合时宜了。

        “主要是我和大家的看法不太一致,而且我是晚辈,眼力尚浅,说错了怕大家笑话。”吴夺就此站了起来。

        “哪有前辈笑话晚辈的道理?”刘馆长哈哈大笑,“年轻人,不能太好面子,不然很难进步啊!”

        吴夺没搭理他,只是看了看章老。

        “来!”章老招手。

        那就来吧。

        这玩意儿我听得太清楚了,除了年份,还有工手,这可不是一般的民国老仿。

        “这件子玉罐,我个人的看法,不是康熙年间赵子玉的手笔,而是民国时期的高仿,大致应该在三十年代。”既然要来,吴夺干脆就直接点明。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直接点出高仿就已经够生猛的了,居然还说出了高仿的具体年代!

        章老的神色也很是讶异。

        此时,只有三人在圆桌边,章老在中间,吴夺在一侧,刘馆长在另一侧。其他人则或坐或站,都在各自的座位上或者所在的桌边。

        刘馆长察言观色,暗中欣喜,“小吴你这可不是不太一致啊,而是恰恰相反!有什么凭据么?我刚才也分析得很多了。”

        “嗯,刘馆长对子玉罐研究颇深。”吴夺微微一笑,“据我所知,子玉罐从清代至今一直都没断过高仿;刘馆长可知,仿得最好的是哪一位么?”

        刘馆长见吴夺气定神闲,也不由放缓了节奏,略略沉吟,“现代高仿就不提了,难有古意盎然之作。而从清代道光时期到民国时期,很多制罐名家都仿过子玉罐,多以,很难挑出仿得最好的一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