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人拦路 (2 / 6)
此次讨伐黄巾余孽,李三只带上五个护卫和张昭。
原先李三劝说张昭留守酒楼,但张昭一番话说服了他。
张昭只说了一句:我知道黄巾军都在哪里,你们需要一个向导。
李三无言反驳,只得带上他。
行至李家村旁,李三赫然发现李村长带着乡亲们在路边壮行,个个手中提着一个装满食物的篓子。
有的妇女带了一篮子鸡蛋,有的带了几条猪肉,有的带了几条硕大咸鱼。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孩童们,个个手上握着一大把红薯干,想要送给出征义军。
李三见此,没有严词拒绝乡亲们的好意,而是高声说道:
“乡亲们,村长,多谢大家送行,这些我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等我回来,再在李家村种些别的作物,让大家吃饱,吃好!”
李家村的村民们听了之后,会心一笑,依依送别,纷纷祝福义军凯旋归来,祝福李县长战功卓著。
按照张昭的指引,义军继续向着宛城方向行进,他们的背后挂满了食物,药材,衣物等等。
队伍有序行进,不时轻声讨论,缓解路途遥远的乏味。
“兄弟,看你这口音,不像是扬州人,家住哪儿的?”一名稍显肥胖,穿着宽松的庖厨跟在义军身后,好奇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先李三劝说张昭留守酒楼,但张昭一番话说服了他。
张昭只说了一句:我知道黄巾军都在哪里,你们需要一个向导。
李三无言反驳,只得带上他。
行至李家村旁,李三赫然发现李村长带着乡亲们在路边壮行,个个手中提着一个装满食物的篓子。
有的妇女带了一篮子鸡蛋,有的带了几条猪肉,有的带了几条硕大咸鱼。
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孩童们,个个手上握着一大把红薯干,想要送给出征义军。
李三见此,没有严词拒绝乡亲们的好意,而是高声说道:
“乡亲们,村长,多谢大家送行,这些我们就厚着脸皮收下了,等我回来,再在李家村种些别的作物,让大家吃饱,吃好!”
李家村的村民们听了之后,会心一笑,依依送别,纷纷祝福义军凯旋归来,祝福李县长战功卓著。
按照张昭的指引,义军继续向着宛城方向行进,他们的背后挂满了食物,药材,衣物等等。
队伍有序行进,不时轻声讨论,缓解路途遥远的乏味。
“兄弟,看你这口音,不像是扬州人,家住哪儿的?”一名稍显肥胖,穿着宽松的庖厨跟在义军身后,好奇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