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汉末将星传 > 第四百七十六章 (1 / 3)

第四百七十六章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正文第四百七十六章

        然而,郭嘉的反应并不比田丰慢,早在曹军还在包围徐州城的时候,郭嘉就已经从临仙楼那里得到了关于兖州将会有难的情报,于是他很快做出了安排,将曹军中的大将夏侯惇派了出去,作为奇兵救援兖州,同时,为大军撤退做好了准备。

        如今,日夜兼程而来的夏侯惇,却发现兖州的烽火台已经燃起了狼烟,他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发现兖州被袭后,夏侯惇下令部下们加快脚步,迅速救援兖州,要与入侵者们血战到底。

        相传大禹治水后,划天下之地为九州,兖州即为其一。

        而“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

        这“兖”字,古文中也作“沇”,《史记·夏本纪》中“兖州”便作“沇州”。

        古代的行政区划分,往往以地理条件为根据,受地理因素的制约。夏、商、周三代均有关于九州或十二州的记载,虽所指有所不同,三代皆有“兖州”,作为地理概念用语。其地约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春秋以后,诸侯国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由于地理概念的代名词不太适应作为行政区划的用语需要,因此常易混淆。到了秦代,废除州名,全国实行郡县制。

        兖州正式作为行政区划是在西汉武帝设十四州刺史时开始的。

        汉帝国由于“开地斥境”,扩大了疆域规模,同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把全国重新划分为十四州,设十四州刺史部。兖州正是其中之一,治所设在濮阳,辖山阳(辖瑕丘、橐县、方与……等)、东郡、陈留、济阳、泰山、东平六郡国。

        王莽时期认为汉代的“州名及界,多不应经”,因此把州名作了改动或合并,而兖州却未变。

        东汉建武十一年,将西汉时期的朔方并入并州,改全国为十三州。

        此时兖州治所改为昌邑,下辖陈留、东郡、任城、泰山、济北、山阳、

        济阳、东平八个郡国。

        兖州各郡皆有郡治,而其中东郡郡治,便是濮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