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武林结集 (3 / 4)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武林结集 (3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这沈家小鬼是真没有准备,还是故作姿态?以这小鬼的奸诈,必然是后者。吴大用面露微笑,但是心里却恨得牙痒痒。

        沈方有心想低调一些,随便写一首诗应付,但脑袋里面全是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的诗词,一时半会儿编不出满意的诗词,只好应了一声,走到暖棚下的书案旁边,在端砚之上倒了一些清水,仔细地磨了一砚台浓墨。

        两浙路的官员们都好奇地围了上来,观看这位杭州城内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有何文才。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却得少年愚痴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这首改自辛弃疾的诗一落到杭州产素云笺上,便引起一片赞叹声。这些两浙官员大都是进士出身,自幼习字,练得一手好书法,看到沈方的书法颇有王右军的笔意,挥洒自如,犹如龙飞凤舞。再看其诗文,虽然短小,却也显出作者的功力,文中流露出来的远离功名之意让这些两浙官员极为欣赏,再加上沈方放下身段,自呈愚痴,让观者难以生起嫉妒之心。至于文中所写读书学剑两无成,在场之人都将此看做沈方自谦之语,因为杭州之人无人不知,这沈方文武双全,天文地理无所不精,寻常武师,便是十几个也不是他的对手。

        沈括看了沈方写的七言绝句,也觉得书法文字俱佳,但还达不到心中期望的程度,听到旁边同僚的恭维叫好之声,连忙替沈方谦让了几句。

        以吴大用为首,众人纷纷开始在素云笺上面留下自己的墨宝,这些诗词乃是应景之作,谈不上工巧,只是表达惜别之意,同时诗文中希望沈括等人一路平安,到了京城之后受皇帝恩宠,可以久居高位。

        轮到沈披写诗词时,沈披轻笑道,“方儿,大伯方寸已乱,言语迟滞,你可代赋一词?”

        “是。”沈方应了一声,乖乖地来到书案之前,蘸了笔墨,提笔便写。

        “南乡子~送别”沈方毛笔一落,便有官员惊喜道,“是南乡子。”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武林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这首《南乡子》上阕刚写完,包括沈括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这首词的水准远超今天所有的送别诗词,特别是后一句“谁似武林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必然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武林山也将成为杭州城迎接西来宾客的象征。沈披更是欣喜万分,拈着胡须默默地品评。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凄雨晴时泪不晴。”

        下阕写完,叫好之声不绝于耳。沈方写的这首词在前世乃是苏轼在四年后所作,苏轼当时任杭州通判,他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前往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浙江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原词的“谁似临平山上塔”,改成了“谁似武林山上塔”;原词的“秋雨晴时泪不晴”,改成了“凄雨晴时泪不晴”。不然时间、地点都不合适,当下就露了马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