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十二章 进士及第 (1 / 3)

第十二章 进士及第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胜吉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汴梁皇城大内讲武殿,癸卯科的殿试已经结束,以富弼、欧阳修为首的读卷官从二百三十七篇眷写好的策论中选取了十篇供官家钦点状元。还有十二篇是读卷官认为不符合进士标准的,需要由官家批红落第。

        柴勐拿起放在最上面的一篇策论《平西齐民论》细细查看,《平西齐民论》开篇即谈及大周与各国的关系,并从地域、历史沿革、经济民生等角度出发,得出与辽设榷场,以弱其势;以筑城石堡、以地理优势直接威胁西夏的“联辽灭夏”的战略主张。

        特别是关于屯兵练兵,修整武备,修筑城堡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看不去不象是进士出身,倒有些武进士的味道;待看到后面的齐民部分,柴勐拍手称妙,策论中例举了十余种适合在西边耕种的农作物,然后提出以商人趋利,来推动江南稠密人口向西边有序流动,以修建驿站官道、清剿马匪山贼来巩固后方,畅清粮道,保障百姓利益。

        看完《平西齐民论》这篇策论,柴勐比较满意,便取过裁纸刀将此篇策论拆了封条,策论的作者却是钱塘县沈括。

        柴勐皱了一下眉头,将拆过封的策论放到一叠策论最下面,捡起第二篇来看。

        最终将排名第二至四的策论朱笔钦点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随后内侍省吴常侍按顺序将十篇策论交给在讲武殿等候多时的富弼,富弼看到最后一篇已经被拆封,问明情况,暗叹一声,只好把其他卷子全部拆了封。由相国富弼用朱笔写黄榜,榜单用黄纸装裱两层,金光灿灿,所以又称金榜,交由内侍省用印后交给礼部尚书,由礼部尚书负责张榜发布不必细说。

        今日发榜,沈括却没有前去,只将沈四派去看榜,当年沈披中进士时,也是沈四看榜,此时委派大管家去,也是图个吉利。沈府上下等得焦急却不见沈四回来,正胡思乱想之时,猛听得芦明坊方向唢呐声、铜锣声骤起,只见一伙吹鼓手拥了过来,吹吹打打,恭喜声一片,却原来这伙吹鼓手因为考棚前人太多,只远远听到前面有声音宏亮者唱到二甲第七名钱塘县沈括,便急冲冲赶来贺喜,可怜沈四虽然也听得真切、看得清楚,但也不容易挤出来,反倒是吹鼓手抢了先。

        沈府一个管事打赏了五贯的赏钱,这伙吹鼓手便喜哈哈地去找其它生意。待沈四回到沈府,沈府已挂起彩绸,响起了鞭炮。

        是夜,沈括与同科其他进士拜访欧阳修,闽县许将作为新科状元自然意得志满,言语间有些指点江山的名士风范。沈括被官家从头名降至第十名的内幕也不胫而走,众人向沈括道喜之余颇有惋惜之意。待众新科进士拜见恩师礼毕,纷纷告辞而去时,欧阳修将沈括留了下来。

        “存中,你的策论,吾与富相都一致认为当取为今科第一,可惜了。”

        “老师,学生只盼诸位相公大臣能允了学生的主张,勤国事,修边事。”

        “估计很难,辽国强盛,对我燕云之地逼迫甚紧,既便开榷场,也不是一夕间可决之事,总得打上一场,起码还得小胜,才好谈条件。反倒是西夏,这些年屡修国书示好,朝廷早已有用粮食、铁器更换西夏战马之意。至于民事,似不是当务之急,待西边事紧之时再议不迟。”

        “……”沈括有些无语。

        似是看出了沈括的不解,欧阳修解释道,“我私下与富相交流过,以存中的策论,成功率足有七成之多,堪为策论中的优异,但当下国家看似富强,实则败絮其中,看起来表面光彩,实则千疮百孔,此乃百废待兴之时,若行存中之策,需有非常之大臣,行非常之责任。”

        “学生愿效犬马。”

        欧阳修摆摆手,“存中还得历练数年,存中之资质,不在我之下,更得注意不能拔苗助长,以免误了国家大事,想来官家也是这个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