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二十八章 朝议鼎沸 (2 / 3)

第二十八章 朝议鼎沸 (2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皇上圣明!”众臣伏地叩拜,但包括文彦博、王安石在内的众大臣心里面清楚,双方的较量这才刚刚开始。

        放下大朝会后各御史、翰林拉帮结伙商议对策不提。沈府的府宅迎来了两位贵客,一位是当朝吏部尚书秦源,一位是淮南路转运使张蒭。沈括让进正堂,秦源奉上礼单,再三向沈括表示祝贺,沈括明白他的用意,也没有拿腔作势,与秦源聊了几句在密州时的见闻,坦言其田产只能收回一部分,其弟秦淮之田产却全部被叛民瓜分,无法索回。秦源表示理解与感谢,并言称要将收回之田产祖业交付给官家,被沈括婉拒。“秦尚书的心意,吾已知晓,官家著我行均平之法,石相之方田均税法实为均平之善法,不日,吾即命有司予以施行,秦尚书倒不必挂怀,官家也言明要为秦家争取恰当的补偿。”

        秦源来沈府正是为家中祖业而来,如今从沈括嘴里听到官家的旨意,心里面自然大喜,又客气了几句,才告辞而去。

        待秦源走远,张蒭才笑着看了沈括许久,沈括不明所已,问道,“世伯,何故发笑?括有处事不当之处?”

        “存中贤侄,两年前,你尚且在我淮南任一微末小吏,不料两年不见,现已简拔为计相,实乃沈家之福,我张蒭也与有荣焉。”

        “世伯过奖了,胜吉十四年三月,世伯一席良言,言犹在耳,此次四州民乱,乱民因棉事起,使用机巧之物反比禁军更多,至使禁军攻势受阻,惨遭覆灭。世伯于两年前便已洞见,括深感惭愧,说起来,括之过错远甚于括之微末之功。然官家垂青,宽宥在下无心之失,今又简拔为三司使,括实不胜惶恐,惟愿鞠躬尽瘁,以报皇恩。”沈括感叹着说道。

        张蒭拈须笑道,“贤侄能谦逊至此,吾还有何忧?今日前来,却是有两事请教。”

        沈括肃立正色道,“世伯严重了,小子知无不言。”

        “此次国政改革,淮南路析为两路,不知转运使衙门有何变化?”

        “世伯,各路转运使绝大多数留任,转为安抚使,原提点刑狱司、安抚司属官均转为安抚使司衙门属官,各路管理州县少了,但职权却大了。所有与民政相关事宜全部由安抚使决定,就连内监使也无法干涉本路民政事务。”

        “吾等与内监使何以相处?”

        “内监使明面上是各路第一人,但却不干涉民政、军政具体事务。此次政改,严禁内官勾结文官、武将,就是想用内官的偏激习性,做监察、情报之用的孤臣。世伯倒也无需过分在意,好吃好喝供养即可,就算内监使贪财,也没有什么,内监无后,最终还是落入官家口袋。”

        “第二件事,却是关于小女宛娘的亲事,宛娘的心意,存中自然清楚。如今柳氏去世已满一年,存中对亡妻的情意,整个京城无不称赞,然小女年已十八,却不可久待闺中,请存中贤侄教我,何时能喜结良缘,让你我成翁婿之仪。”张蒭笑着说,倒有几分看女婿的欣赏之意。

        “世伯,前些日子忙于公务,倒耽搁了宛娘,明日小子便进宫,请太后娘娘为我与宛娘指婚。”沈括答应的很干脆,但没等张蒭高兴,便又解释道,“太后娘娘指婚后,望世伯能容小子于明年选一吉日迎娶宛娘。”

        张蒭明白沈括推迟至明年完婚,还是因为柳氏去世不满二十七个月,沈括不愿在子女服孝守墓之时续弦。但只要沈括允了这么亲事,更得到了太后娘娘的恩典,那沈张两家便已经成了亲家,晚几日过门倒也无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