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四十四章 可儿奇遇 (2 / 4)

第四十四章 可儿奇遇 (2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与师尊及众位师叔、师姐同修,可以体验极乐胜境的玄妙,修行的速度飞快,若是可儿独自修练,只怕与师姐们的修为差距越来越大。”

        “可儿,观音法门最忌讳的就是刻意攀比,在无心念中寻自然而然的机缘,你之所以能赶上大部分师姐,也是因为以往练功时无欲无求,积累了功德,若存了比较之心,只怕会南辕北辙,愈行愈远。”

        王可儿也恢复了清明,惭愧道,“徒儿知错。”

        “追求巅峰,何错之有?但武道如同佛道,却是冥冥中自有天注定,吾等不过是天地间的棋子过客,各尽人事罢了。”慈航师太不知想到了什么,一番感慨,王可儿知道师尊所知所思与凡人大不相同,便恭恭敬敬肃立听命。

        “可儿,还有一事为师需交待于你。”慈航师太见王可儿竖直了耳朵,便细细道来,“这极乐胜境并非为师所创,所以既使你身上钱塘,也可进入极乐胜境,聆听法音。但我观音法门也非凡俗间寻常的功法,你修练至换元境界,身心和谐之后,自然可以在极乐胜境中,寻一荷苞修练为法身。法身既成,可儿便可与为师与极乐胜境中相见,虽远隔万里,也如在眼前。”慈航师太言语中便带了些许的自信,连眼神中也迸发出摄人心魄的神彩。

        师尊的交待,有些王可儿早已知道,有些却是第一次听闻。虽然听起来神乎其神,但以师尊登地菩萨的修为,这些神通又算得了什么?想到不久之后便要返回钱塘,王可儿便想起一人来,“师尊,这观音功法能传授给其它人吗?”

        慈航师太望着王可儿,笑了笑道,“你是指沈家那个匠人武痴吧?沈方与我观音法门有缘,若是他想学,便可传授于他吧。”

        王可儿脸色一红,便兴高采烈起来,她本是少年,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在珞珈山近两年,早已不食人间烟火,此刻已知自己将回归钱塘,以往的点点滴滴便涌现出来,连同父亲和沈方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

        胜吉十七年十二月初一,杭州西湖南侧钱塘沈氏墓园。沈老太君与沈周合葬之墓修葺一新,沈披与沈括兄弟结芦而居,为沈老太君守墓。过去读书人都有守墓二十七个月的传统,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这个规矩源自于春秋时期,孔子认为,子女养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那么父母故去,做子女的为父母守三年墓又有什么可犹豫的?

        在这守墓的三年里,日日食素读书,对个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助益,有不少人就是在守墓期间写下传世的佳作。沈括就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与沈披每日研习经典不同,沈括将自己这些年在经济、技艺、为政方面的所得进行详细的梳理,力求写出一部可以让百姓丰衣足食,生活更加美满的著作。只新的机械发明便有数百例,均配有详尽的配图与尺寸。还有沈家花了极大的代价研制出来的钢铁材料的新配比、新的炼钢工艺、新的造瓷工艺等等。这些价值千金的配方,沈括原本还担心会出现豪强霸占欺凌,导致民众欲使用而不得使用的情况,但王安石变法居然首先拿王公权臣开刀,农户扬眉吐气,世风为之一变,正是普及基础技术之时。

        当然对于王寿光等匠头坊主发明的技艺,沈括丝毫没有公开的打算,毕竟他从不期望别人能够达到与自己相同的境界。身为一国计相辅臣,他考虑的整个国家的兴盛和民族的存亡,他个人所获利益已经几辈子也花不完了,倒也不在乎他所研发技术的保密。

        每个月初一、十五,沈披、沈括在钱塘的子女们会聚集到西湖沈氏墓园为祖母祈福。仪式结束后,沈氏兄弟便会考教子女的学业,沈披十个子女,七个已经年长,四个留在蓟州、三个在京城,留在钱塘的只有三个子女,而沈括五个子女,也只有沈方、沈蕙、沈德留在钱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