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股票问题 (1 / 5)

第一百一十七章 股票问题 (1 / 5)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胜吉十九年九月二十七晚上九点,沈方乘坐快船回到了昌国县。昌国县是自己的地盘,沈方的脸就是最好的名片,看守城门的厢军小队长见到二公子回来了,赶紧放下吊桥,开启城门,并遣人骑快马通知沈府。

        沈方原本订在二十八回昌国,结果只原本准备考较他学问的沈披、沈括两人迷上了理气论,前一日关于数学和音律的讲解又让二人对理气论的应用产业了兴趣。原本的考较到了最后演变为沈方的演讲与授课,让沈方也颇感无聊,见父亲没有什么额外的交待,便向父亲、伯父告辞,前往昌国。

        经过一夜休息,沈方恢复了精神,照例清晨五点起来打坐修练。沈方七点用过早餐,正准备开始上午的训练,便接到管家通报,王寿光便和王可儿访。

        沈方连忙去前院迎接,见过礼后引入正堂,“岳丈大人,今日为何来的这般早?”

        “你这两日去杭州逍遥,把我忙地团团转。”王寿光言语中虽有些埋怨,但神色之间却有些兴奋之意。

        “可是有什么喜事?”

        “这几日股权改制一经宣传,便得到了从股东到坊工的热烈响应。沈氏集团下属十七家公司,除了沈氏贸易、沈氏兵器、沈氏矿业、沈氏钢铁为沈氏集团保留产业不参与股权改制;沈氏电力和沈氏动力未能完成股权认购外,其余公司的股份全部认购完毕,而且工人的认购比例也达到了我们定的两成。”

        “哦?”沈方也吃了一惊,“其它公司发行股本不过一百万贯倒也罢了,玻璃公司、航运公司、太东公司发行股本达到一千万,两成也各有二百万贯,我们的工人这么有钱吗?”

        “这十一家公司,一共三千八百万股本,两成便是七百六十万,除了八十余万有人认购实缴外,其余部分便是工人从沈氏集团以年息两分的利息贷款。沈氏集团还没有正式开张,一年便多了近百万贯的利息收入。”

        “随着今后借贷业务的发展,沈氏集团那些帐房先生明显不够用了,有必要成立一家银行,吸纳存款、并进行日常的放贷。”

        “是啊,这两日我府上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这还是不过手现钱,只是签发银票,若是涉及现钱,这几十个人根本不够用。原本票号准备年后在昌国和京城开放,看来现在得提前了。”

        “说干就干,明天忙完金樾的事儿,先把银行成立起来。按一千万股的规模来建设,沈氏集团占六成,你和我各占剩余两成股份。岳丈大人,从你的管事里面挑一个精干的担任代总经理,等我从京城回来,大把的人才中,肯定有精通经济和筹算的大才子。”

        “刘东福怎么样?沈老爷对刘管事也比较看好。”

        “那就用他。对了,这十七家公司还有未来的银行,把名字前面的沈氏去掉,统一改做昌国。”

        “沈氏的名气可比昌国响亮得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