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两宋元明 > 不负韶华万里皆华夏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活字印刷 (3 / 4)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活字印刷 (3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朝廷自己制造火枪时,便知道并非那么容易。到时边事紧张,朝廷自然会严命昌国大量生产,此时再徐徐提升产量,以免外人生疑。”

        “不管怎么样,朝廷也不可能完全信任我们,希望不至于影响到爹爹的西征计划。”

        “有了水泥和火器,朝廷对平定西夏便有了更大的把握,今年大周粮食丰收,熙河路、延庆路已备足了粮草,西夏国主李谅祚病死,其子李秉常年幼,其母梁氏摄政,其母舅梁乙埋为国相,与都罗马尾、罔萌讹等三人把持朝政,西夏开国国主李元昊之弟嵬名浪遇虽精通兵法,熟谙边事,也被罢官流放。如今西夏国已废除掉李谅祚在世时所推行的汉家礼仪,改用吐蕃礼仪,党项贵族内部帝后两党、汉蕃两仪之争愈演愈烈。”沈括与长兄守制期间,来自西夏与北辽的军情每五日便有专人送来,虽然远离朝廷,但信息并不落后。

        “就是这样的危难局势,梁氏仍然发兵三十万袭扰大周边关,结果撞上了一块铁板,无功而返。种家军、折家军自从胜吉变法之后,兵力更加雄厚。钟子正(注:种谔,字子正)前日来信,提到七月间,在罗兀北部袭击西夏军队,将其打得大败,斩首两千具,延庆路安抚使韩子华(注:韩绛,字子华)也来信提到各州均有大捷。”

        “爹爹,明年你外放延庆路,韩抚台有何安排?”

        “回京之后,我将提议由韩子华出任参知政事,章子厚(注:章惇,字子厚)已来信言明要和为父一起经略西夏,估计官家将会外放章子厚为延庆路制置使。”

        “章惇吗?”沈方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心中不禁有了夺为己用的想法,若说不久之后的京城之行,有几人是其必须拉拢之人,苏轼、章惇便是其中两人。章惇和苏轼一样有才华,而又精通术数,修习内功,与自己必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方儿,既使你不称章子厚为章相,起码也应该叫子厚先生或章学士,哪有直呼姓名的道理?”沈括知道沈方没有称呼别人字的习惯,便着意提醒。

        “子正、子华、子厚、子瞻,这些人的字还真好听,”沈方不以为然地笑了笑,“我尚未取表字,不如就叫子矩吧。”

        “子矩?!”沈括也笑了起来,“这个表字好,方儿,你确实应该规矩一些。如今,你也是沈家当家之人,是应该与一些长辈多接触、讨教了。”

        沈方微微一笑,“爹爹,这章子厚,你能否让给儿子,昌国的发展也需要象章子厚这样的人才。”

        “胡闹!”沈括一听就急了。“章子厚何等人物,岂能为我沈家所用?章子厚在与我出使耽罗之时,便立下一起建功立业的宏愿。否则,怎么可能放下参知政事的差事,外放边地当制台?”

        “如今有了火器,谁去当制台都一样,只要稳扎稳打,保证粮道通畅,便可大胜;章惇之才用在西夏,有些浪费了。”沈方一副二世祖的模样,让沈括又急又气。

        “昌国之战,你是带着李老黑、金樾两人取得了大胜,但是海盗和西夏精兵如何能比?火器再猛烈,也需要靠人来指挥使用,若敌兵乘风沙、深夜、暴雨之天气进攻,在敌我战力均下降的情况下,西夏的骑兵依然比我们更加具有战斗力。平定西夏,我军主攻,火枪虽然防守无敌,但攻城克寨并不占优势,再加上深处敌军后方,给养不便,当地土著多有袭扰,这种情况下,既使有火枪,也只能说与西夏处于均势。若是象你这般轻敌狂悖,只怕西夏之战便是又一个长平之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