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后患 (1 / 3)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苏轼在桌边坐下,一气呵成写下《山村五绝》。其一: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其二: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其三: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四: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其五: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晁端友来到书斋,见晁补之站在苏轼身旁,手里拿着一张纸正在认真品读,问道:“你在读什么?”
晁补之将写满诗的纸递给晁端友。晁端友见上面的笔迹是苏轼的,认真品读着,不觉汗如雨下。
五首诗递进式地讽刺新法,很明显第二首和第三首在讽刺朝廷推行盐法后,不少人铤而走险携刀贩盐,无人在家务农;第四首则在讽刺推行青苗法后,一些百姓没见过那么多钱,拿到青苗钱后转手花掉,到期无钱还本付息,另外由于需要缴纳各种税,百姓经常往城里跑,连自家的孩子都学会了说城里话。
晁端友将纸还给苏轼,长叹一声,道:“诗你收好,可不敢外传,倘若落到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手中,弄出个诗案什么的,你可吃罪不起。”
苏轼呵呵一笑,不以为意,道:“无所谓。”
晁端友劝说道:“我知你心中烦闷,但这种诗还是少作为好。作得多了,后患无穷啊!”
苏轼点点头,将诗文揣于怀中,离开了书斋。
一天后,苏轼离开新城县前往下一个县继续巡察。
经过一个多月的巡察,苏轼对各县的春耕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回到杭州衙门,他将掌握的情况详细汇报给陈襄,并针对一些问题及时解决。
春末夏初,杭州城中景色奇佳。苏轼经过数月的奔波劳碌终于可以静静地待着杭州处理公务之余享受一丝平静淡然。
这天,衙门十日一休的日子终于来临了。陈襄邀苏轼、周邠同去游湖,放松一下心情。周邠早早去定了花船,在湖边静候陈襄、苏轼的到来。苏轼比约定的时间早了半柱香的时间,如画楼的伙计见苏轼来了,热情相迎道:“苏大人来了,这边儿请。”
苏轼问道:“其他人来了吗?”
伙计道:“周大人来了,正在船里聊天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