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试 冰 (1 / 2)
他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道:“你看,当卡列宁得知安娜和弗隆斯基,不,应该是渥伦斯奇,翻译发音问题(他故意如此说,又如此纠正),他们的情人关系后。表现出来的令现在人都难以接受的方式,接受着安娜背叛他的残酷现实。依然没能阻止安娜在背叛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以至于最后成了悲剧。你能告诉我那种你不能理解的力量是什么?”
她明白了这是在启发式教学呀,恐怕遇到的是不寻常的谈判对手,她毫无选择的按照他的思维逻辑答道:“无疑是爱情的力量。”
此时,她已知道刚才有关是否恋爱的话题只是铺垫,现在已经掉进了他的逻辑学陷阱里了。接着她顽强的反抗道:“那种力量会有那么强大么?以至于连家庭和孩子都放弃?”
说完,摊开双手,摇了摇头,表示出不可思议和不能理解的神情。当然,也释放出潜意识里对他的不认同。
可他机敏地把话题转了:“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也是书中塑造的安娜与众不同和最具挑战性的地方。”
然后,加重了语气:“也正是托尔斯泰这部作品值得深思的思想性一面。不过,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爱情主线与渥伦斯奇和安娜都有关联,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她就像一个技艺不高的围棋棋手在和九段高手对弈,处处落在后手不说,还总是出俗手。技不如人嘛,她已无法在考虑输赢上下功夫,只好拼命弄眼做活,盼着不输的过于不好看就好了。
她像被驯服了的一只羔羊,乖巧地望着他的眼睛,谨慎答道:“是列文和吉蒂”。
“是的,他们的爱情是随着剧情的反转而反转了的,而这种反转成就了善良的吉蒂和不懂浪漫的列文的幸福,却造就了另外一个美丽的安娜的悲剧。这里面,你认为卡列宁是不错的,是懂爱的,心胸是宽广的,只是年龄大了一点。你是这样认为的吧?”
他侧过头,看着她。
“是的,我知道这种认识过于浅显,没看透问题的本质。但我是代表社会普遍性在说话。”她羞怯地低下了头。
这样的自我批评并不代表着甘心失败,把自己置于代表别人说话的立场,更是为了解脱自己。
郜铣冰心里明白,他微微一笑,开始剥茧抽丝:“事实上,卡列宁所代表的是没落的,腐朽的和虚伪的社会事物。安娜对她的背叛,他是摆脱不了责任的。安娜想摆脱的是没有爱情的枷锁,追求的是有爱情的自由。但,她挑战的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她的悲剧,也是在告诉人们要变革、要挑战、是要付出牺牲的,包括生命。安娜的自杀,不是她不想活,是她不想向传统文化屈服。所以,她选择了死。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既然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不把这蜡火的光亮掐灭了呢?”
把安娜追求爱的自由升华到对传统社会挑战是变革,而且,要时刻准备为变革做出牺牲,感觉很有深意。
她起身从外面座位挪到中间,仿佛是便于双方说话,也可能是为拉近一些她和他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许是有意向着他的思维逻辑更迈进一步。
女生摸着中间小桌板上的一本书,翻翻合合的。一会侧转头看看书的眉页,一会又转过头把目光落在郜铣冰的那份文件上。
心中思索,这个人思维活跃,指东说西,指南打北,一部《安娜?卡列尼娜》让他讲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
“郜先生,您在黄田抚远集团做法务工作?您也是学法律的嘛?”她手里不停的翻弄着那两本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明白了这是在启发式教学呀,恐怕遇到的是不寻常的谈判对手,她毫无选择的按照他的思维逻辑答道:“无疑是爱情的力量。”
此时,她已知道刚才有关是否恋爱的话题只是铺垫,现在已经掉进了他的逻辑学陷阱里了。接着她顽强的反抗道:“那种力量会有那么强大么?以至于连家庭和孩子都放弃?”
说完,摊开双手,摇了摇头,表示出不可思议和不能理解的神情。当然,也释放出潜意识里对他的不认同。
可他机敏地把话题转了:“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也是书中塑造的安娜与众不同和最具挑战性的地方。”
然后,加重了语气:“也正是托尔斯泰这部作品值得深思的思想性一面。不过,这部作品里还有另外一条爱情主线与渥伦斯奇和安娜都有关联,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她就像一个技艺不高的围棋棋手在和九段高手对弈,处处落在后手不说,还总是出俗手。技不如人嘛,她已无法在考虑输赢上下功夫,只好拼命弄眼做活,盼着不输的过于不好看就好了。
她像被驯服了的一只羔羊,乖巧地望着他的眼睛,谨慎答道:“是列文和吉蒂”。
“是的,他们的爱情是随着剧情的反转而反转了的,而这种反转成就了善良的吉蒂和不懂浪漫的列文的幸福,却造就了另外一个美丽的安娜的悲剧。这里面,你认为卡列宁是不错的,是懂爱的,心胸是宽广的,只是年龄大了一点。你是这样认为的吧?”
他侧过头,看着她。
“是的,我知道这种认识过于浅显,没看透问题的本质。但我是代表社会普遍性在说话。”她羞怯地低下了头。
这样的自我批评并不代表着甘心失败,把自己置于代表别人说话的立场,更是为了解脱自己。
郜铣冰心里明白,他微微一笑,开始剥茧抽丝:“事实上,卡列宁所代表的是没落的,腐朽的和虚伪的社会事物。安娜对她的背叛,他是摆脱不了责任的。安娜想摆脱的是没有爱情的枷锁,追求的是有爱情的自由。但,她挑战的是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她的悲剧,也是在告诉人们要变革、要挑战、是要付出牺牲的,包括生命。安娜的自杀,不是她不想活,是她不想向传统文化屈服。所以,她选择了死。就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既然什么都没有,为什么不把这蜡火的光亮掐灭了呢?”
把安娜追求爱的自由升华到对传统社会挑战是变革,而且,要时刻准备为变革做出牺牲,感觉很有深意。
她起身从外面座位挪到中间,仿佛是便于双方说话,也可能是为拉近一些她和他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许是有意向着他的思维逻辑更迈进一步。
女生摸着中间小桌板上的一本书,翻翻合合的。一会侧转头看看书的眉页,一会又转过头把目光落在郜铣冰的那份文件上。
心中思索,这个人思维活跃,指东说西,指南打北,一部《安娜?卡列尼娜》让他讲得头头是道无懈可击。
“郜先生,您在黄田抚远集团做法务工作?您也是学法律的嘛?”她手里不停的翻弄着那两本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