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现实 > 现实百态 > 谁为人生做主 > 第七章 接 风 (2 / 3)

第七章 接 风 (2 / 3)

        “不过下午如果安排去秦王墓或华清池?”他把目光转向了王昭。

        “这样,赵行长,你给黎经理和邹经理每人倒一杯,今天中午嘛,就点到为止,来日方长。我陪郜主任喝茶水意思意思。”王昭吩咐着。

        “时间来得及,现在才十一点,咱们争取一个小时之内结束。”

        “嗯,从这里到华清宫要一个小时嘛?”

        “差不多。”张家明答道。

        “那没问题,一点左右到那里,一个下午看的差不多了。大家吃吧,都不要客气。”说着指了指刺身,让着大家吃饭。

        席间,几次以茶代酒分别同郜铣冰、黎国新、邹圣尚碰杯寒暄。大约四十分钟左右用餐结束,时间虽略有些仓促,也都酒足饭饱了。

        辞别王行长、赵副行长,由张家明开车,一行人来到华清池。停好车后,到景区门口买好门票,雇了一名“地导”,随着人群进入了这个承载着中华三千年文明的旅游圣地。

        进入大门,导游指着湖中央的一尊雕像说:“几位应该知道这位主人公是谁吧?”

        黎国新和邹圣尚抢着答道:“杨贵妃。”

        “对。”导游微笑着点点头。“这个雕像三米三,五吨重。是九一年九月,华清池向西安首届石榴节的献礼项目,它和《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壁画一样,发挥了清华宫赋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有作用。成为游客观赏留影的热点。”

        听到这里,原本就喜欢走一路照一路的邹圣尚凑过来,他把照录一体的手提录像机递给导游,挤到正在拍照的郜铣冰和黎国新中间。张家明举着索尼傻瓜相机找好角度,不停地按动着快门。

        边走边听导游讲白居易《长恨歌》中,关于杨玉环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从天宝元年讲到天宝十六年,从公元七百四十年讲到公元七百五十六年,也就是说从杨玉环二十二岁讲到三十八岁,从温泉宫讲到马嵬坡。

        每次游玩,他们都是各取所需。二级建造师的黎国新关注更多的是,该处建筑占地面积有多大,容积率和绿化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在设计风格上有什么差别,以及哪种建筑设计更科学更合理等等。

        邹圣尚则常常在黎国新的叙述之后,简单的补充他职业病似的那句话:这得花多少预算哪?

        这次不同。可能是他们唯一一次出来游玩不“各怀心腹事”的。或许是由于导游的讲解过于生动,或许是因为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过于感人。连同张家明凑到一起,边走边说:“你说这个李隆基是不是有毛病?放在后宫的三千粉黛他不爱,偏偏和杨贵妃一个人缠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