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现实 > 现实百态 > 谁为人生做主 > 第八章 骊山啊!骊山 (1 / 4)

第八章 骊山啊!骊山 (1 / 4)

        “美女,你从你们女人的角度说说,对杨贵妃和唐明皇李隆基的爱情悲剧怎么看?”张家明看着漂亮的小导游,调侃道。

        “我做导游的,接触游客很多。你们的问题也是所有游客的共同问题,你们都没弄清楚,却过来问我,拿我寻开心呀?”小导游有些不满意,努着嘴不再理他,紧走几步朝着其他人追赶过去。

        邹圣尚眨巴眨巴眼睛,把头转向郜铣冰,好像一定要弄出个让人满意的结论性答案才肯罢休。

        郜铣冰无奈地摇了摇头:“我认为杨玉环之所以能吸引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仅因为她漂亮。虽然,《长恨歌》中写她‘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其实不然。她的登场,是惠娘娘死后,李隆基陷入极度痛苦,无心打理朝政,是他最孤独的时候。”

        说着拧开导游发的矿泉水喝了一口。

        邹圣尚插话道:“那么多粉黛陪着他玩还孤独?莫不成把全国的美女都弄来他才不孤独了?”

        “不要抬杠子嘛,你到底想不想听?”小导游给了他一巴掌。

        郜铣冰站起身,走到凳子前蹲下,用矿泉水瓶杵着草地,看着正在吸烟的他们说:“他的孤独,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没有人陪的那种孤独,而是内心缺少能读懂他,欣赏他,有共同情趣的那种孤独。是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知音。杨玉环呢?她从小受过文化熏陶,不但通音律,懂舞蹈。更主要的是她能走进李隆基的心里,能读懂和倾听到他的心音,所以,能博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喜爱。这和你们理解的他年纪大,甚至已经丧失了最基本人体机能毫无关系。宫廷内外,之所以尽心尽力帮他寻找这个“知音”。目的在于使他尽快的从惠娘娘死后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更好的治国理政。从这点上来说,李隆基既有平息太平公主时的无情一面,也有他有情的一面。可万万没想到他从惠娘娘的感情中走出来,又陷入了更深的感情羁绊当中。因此,我们的伟人才评价说:李隆基前半生会当皇帝,后半生反而不会当皇帝了。”

        黎国新扔掉烟,站起身来:“看来好皇帝应该是冷血动物,废掉七情六欲,才能专心治理朝政。”

        “好像也不能这么说吧?那和尚和太监呢?他们就能当好皇帝了?”张家明这句实在缺少委婉和幽默的话,差点没把黎国新噎死过去,倒是把小导游笑得岔了气。

        邹圣尚忙殷勤地给小导游递过去水,又替黎国新解围:“好好谈恋爱也行,你别不理朝政,不问国事呀?结果搞出安史之乱了,最后啥都没了。”

        “是呀,唐朝就是以安史之乱成为由盛变衰的转折点的。”黎国新补充了一句。

        “我认为安史之乱根本原因不在于杨贵妃身上。没有杨贵妃,说不定唐朝由盛变衰的时间节点可能来的会更早和更快些。所以,这场爱情悲剧以及贵妃之死,恰恰是我们为之惋惜的主角李隆基一手造成的。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怀念和惋惜,一方面他确实喜欢她和爱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完全清楚错不在杨贵妃。杨贵妃只是替罪的羔羊。而且,这只可爱的羔羊的死,并没挽救李隆基最终成为太上皇的命运。杨贵妃的死和她所谓的魅惑皇上无关;和美不美也无关”。张家明继续侃侃而谈。

        “那你说和什么有关?”明显,黎国新和他杠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