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军事·战争 > 战争幻想 > 穿越之帝国崛起 > 70征兵 (1 / 4)

70征兵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现在风头有点紧,我们先把那个东西,运过来,然后等风声静了,过一段时间了,我们再把东西运回家去。石头,你就这样做,带领魂组先把钱财伪装起来然后化整为零再运到我们兆府里。你们再在兆府里几个下人的房间里面挖几个地窖,然后把钱财放到地窖里隐藏起来,先保存下来。至于说那些粮食,你们就在那边就近卖给那些商人,换成钱财再把钱运回来。至于那些武器,就捡一些精良的,在城郊的某个地方,现在暂时把它们给掩埋起来,做好标记,等以后我们有机会有需要用的时候再挖出来。至于那些不好的落后的武器,统统卖给不良商人。”姚飞对石头吩咐道。

        “还是公子想的周到,就按公子说的办!”石头开心道。

        ……

        戊午年九月底,秋收结束,周王朝正式开始这一年的征兵工作,计划打造一枝历史最强军团。姬安作为这个工作最高负责人,负责统筹一切。

        此次征兵范围就限定在周王畿,征兵对象为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身体强健的成年男子。一般人服兵役的年龄是二十岁到六十岁,这次为了造就精兵,特别规定。

        上古时期,因为生产的低下,青铜产量很低,所以兵农不分家,全民皆兵,农具就是武器。没有战乱的时候,大家都在耕地,一旦发生战争,大家抡起锄头就上。不过也有制作精良的装备武器,平常的时候保存在公家那里,打仗的时候再发放,称为“授甲”。

        西周的时候还是兵农一家,但是征兵制开始广泛实行。当时的青年都非常响应国家号召,一听说征兵了,每个人都很兴奋,这个是有原因的。在当时来说,当兵是一种特权,并不是每人都有当兵的机会,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人成为正式士兵,其他人再想当兵,只能是预备役。

        西周军队的士卒均由“国人”都城及其周围的奴隶主和平民充当﹐奴隶只能随军服杂役,国野界限非常鲜明。西周时代,实行三乡三遂制。在离都城100里之内,居住着国人或乡人,100里之外是野人的居住区域和卿大夫的采邑。土地为国家所有,国家对乡人和遂人授田,每五口之家授田100周亩。遂人或野人不服兵役,国人或乡人服兵役。

        姬安带着姚飞四处去招兵,大部分人还是挺积极的。各个邑、乡、社、党等行政地方的官员和族长都支持姬安的征兵工作,将辖区内每家中选一人,每五家选五人当兵组成一伍。每二十五家选出来的兵源组成一两。地方大点人多的地方,就组成百人为一集体的卒。伍是最基本的军队组织单位。这与这时候军队建制是相一致的。

        《周礼地官大司徒》规定: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相对应的军队建设编制,按照《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伍是最小的单位。一军中有五个师,共有一万二千五百人。

        刚开始,姬安征兵很顺利,没有遇到所谓阻碍的地方。但是,随着征兵工作的继续开展,还是遇到了一些刺头。事情是这样的,姬安到北边的一个叫莲花社的地方去征兵,竟然有符合征兵条件几十家的成年宁死也不愿意去当兵。

        这个地方的人,也像其他地方一样,对梦公主的威名如雷贯耳,也甚是敬重梦公主,他们应该理应积极支持姬安的号召和工作。他们也表示愿意为梦工作做任何事,但唯独当兵不愿意。当兵不仅仅身份和荣誉,还是义务,具有强制性的。姬安一路上顺风顺水,没有想到在这卡壳了,心里自然不爽。

        姚飞看姬安不满似乎要下令强制征兵时,姚飞出来打场:“族长,各位父老乡亲们,冒昧问一句,你们为什么说什么也不去当兵呢?你们肯定也有你们的原因吧,能说给公主听听吗?”

        他们相互观望,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后还是族长道出了实情。

        原来一百多年前,周懿王(西周第七个周天子)在位时期﹐王室衰微﹐边境战事不断。遇有战事则往往倚重一些诸侯国和贵族大臣的军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