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上古先秦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孝王篇二十三 (1 / 5)

孝王篇二十三 (1 / 5)

        华夏东南的吴越大地之上,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和楚军之间的战事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虽然这场大战的战场处在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但是其依旧吸引了天下大多数游学士子的目光。

        原本在这场吴楚之间交锋真正开始之前,这些人都不免倾向于楚国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毕竟相对于那个此前被越国覆灭重新建立没有多久的吴国,如今国力仅次于西部秦国的楚国实在是没有多少失败的可能。

        这场战事的初始阶段,战场的形势并没有出乎这些士子的预料,甚至楚国还以无比迅猛的速度拿下了吴国的都城。

        就在天下之间的士子们都认为楚国要不了多久就能像覆灭越国那样覆灭吴国的时候,挟着吴城大胜之余威而北上吴国重镇丹徒的楚军却没有继续如同之前那般顺利的局面。

        数月之间,楚军不仅仅在前后两个方向遭到了来自吴军的攻击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在丹徒一战之中落败于对面的吴陈联军之中。

        常言道:“兵败如山倒。”

        更何况楚军这次落败的,还是这一场决定整个走向的重要战役。

        丹徒一战胜利之后的吴陈联军就如同吴城之战取胜之后的楚军那般,如同秋风清扫落叶似的发动了无比凌厉的反击攻势。

        短短时间之内,战事开始之初吴国除了吴城以外的丢失土地,全都被吴陈联军尽数夺回。

        不仅如此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大好局面,身为吴军主将的凌奕并没有贸然率军强攻吴国都城吴城,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在布下重兵围困吴城之内楚将上官祖钊麾下的楚军的同时,吴军主将凌奕果断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沿着楚国北伐吴国的道路发动了对楚国的南征。

        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先是和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的士卒进行了小规模的较量,可是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这支由越地的贵族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如何会是对面经历了一场场战火洗礼的联军对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