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上古先秦 > 东周列国那些事儿 > 第一章 镐京城内儿歌声 (1 / 2)

第一章 镐京城内儿歌声 (1 / 2)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周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相当古老的朝代。这周朝的历史起源于哪一年,至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说法,只知道这个朝代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建立了,建立者叫姬发,就是周武王。

        自武王伐纣,灭商立周,建立周朝以来,周朝的江山就开始代代相传,经历了成康昭穆……等多代,一直到了第十代,这一代的国君叫周宣王。

        周宣王上台后,开始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一心一意的想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呢?周宣王也是个见多识广,有着丰富人生经历与政治经历的人,他亲身经历过平头百姓与王宫大内的冲突,他深知自己王位得来的相当不容易,他太知道人民群众与王公贵族之间的厉害关系,他立誓绝对不会像他老爹一样被国人唾弃而东躲西藏,经历的多了见识也就多了,他只知道只有把国家治理好了,人民才会爱他拥戴他,他的日子才会好过。

        这周宣王说来也是一个悲催人,怎么说呢?首先他摊上了个不靠谱的老爹,后来呢又留下了个不省心的儿子,关于儿子,这个后来会讲到,等我慢慢道来。

        咱先说周宣王的老爹,周宣王的老爹也是个王,叫周厉王。周厉王是个有着秦始皇一般霸道总裁的气质,却没有秦始皇宏图大略远大报复的二货。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我的,都是我的!”俩人都是现在的陕西人,说的方言一样,一前一后,相得益彰。人秦始皇是把别的国家的东西说成我的,并且还要抢过来据为己有,而周厉王却是把自己国家的东西说成是我的,俩人格局就那摆着。以至于国内所有的山川河流草木湖泽,在周厉王看来都是他自己的,不让老百姓去砍柴捕鱼耕种生产,违者杀头。

        这种完全不让人活的政策一出来,国内人民群众就不高兴了。你横征暴敛南征北战劳民伤财胡作非为也就罢了,人还有一口气吊着,一时半会死不了,你这把所有的自然资源占为己有,不给人活路的做法,实在是有点过分了啊,与其不让我活,我先让你活不了。终于在公元前841年的某一天,这种不满的情绪达到了一个爆发点,压不住火了,就像火山一样的爆发了。暴怒的人民群众冲进镐京城的王宫里,要把这残暴不仁的周厉王杀掉,那周厉王也不是个吃素的主,派兵镇压,但见老百姓人多势众,拿着锄头棍棒在王宫里一阵乱打乱砸,自己那一丁点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就脚底抹油——溜了。

        周厉王跑了,暴怒的老百姓已经失去控制了,见找不到正主,想着太子姬静,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还在宫里,就冲进宫去准备杀了太子,太子血气方刚,正欲提剑对抗,被召公一把抓住拉着往后门跑路了,这才躲得过一劫。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群众赶走统治者的历史事件。

        也就是这一年,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才有了确切的纪年,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是这一年才有确切的年份。写到这里,有个知识点顺便也说说,也许高考的时候能用的上,说不定也是功德一件呢。

        这一年也叫做“共和元年”。

        说是周厉王跑路后还没有死,跑到彘这个地方藏了起来。这国不能一日无君,太子虽然在,但是一国不能有二主,就要有人来主持朝政,让国家的秩序继续运转下去。司马迁在《史记》上说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摄政,称为共和。但是后来出土的一本奇书《竹书纪年》上说由共伯和(西周分封出去的一个诸侯国,共国国君,伯爵,姓姬名和)来摄政事,称为共和。哪个可信一点,我个人比较认可《竹书纪年》,因为司马迁写《史记》时,已经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了,这几百年间信息传输或许有误。而《竹书纪年》出土于春秋时期魏安釐王的墓中,年代距西周较近,可信度较高。至于哪个最正确,咱交给专家,专家说的话比我有分量,我只是个小小的码字工。

        自共和元年到公元前828年,这14年当中,周厉王一直躲在彘。还是太子的周宣王姬静还躲在召公家,姬静在内心深处也许默默地问候了他老爹无数遍,终于等到了日期,他由大臣们接回镐京城,登基为王,这漫长的等待岁月着实不容易,所以他当上王了就格外的用力。

        周宣王当上国君后,经过他几年的治理,周朝开始慢慢走向了富强的道路,比起先王,大有小小的中兴的趋势。但是,时代不同了,老祖宗们之前分封出去的那些诸侯们也慢慢地强大起来了。正所谓儿大不由娘,那些强大起来的诸侯也开始不把周王室当回事了,之前礼法规定的诸侯朝见天子的事,也就爱朝不见的了。

        公元前789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北方的少数民族姜戎部落来犯,声势浩大,攻城略地,烧杀抢夺,边疆民众苦不堪言。周宣王举全国之兵去狙击,在千亩(今山西省介休市一带)这个地方拉开了阵仗,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周宣王大败而归。

        周宣王心里面的这个郁闷啊,简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我贵为天子,却打不过那些茹毛饮血还未开化的蛮夷野人,我要是出不了这口气,真的就会把我给憋死了。不行,我得报仇,我贵为天子多兵将,我卷土重来未可知,我得用尽一切办法把那些野人给办了。

        于是,周宣王就要去太原料民,这太原并不是今天的山西省省会太原市,而是指有高大险峻山塬的地方。也是,近处山底下的能打仗的打仗打完了,现在开始瞄上山上的了。料民者,其实就是盘库存,盘点一下家底,看看人口、车马、钱粮、草料等有多少,以便征调起来再打仗。

        周宣王料民之前,就有太宰仲山甫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周宣王报仇心切,根本不听。还是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