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劫法场御赐执法锤&鞭季煜结下不解仇
当日,五虎一太岁结束停当,六个小孩都只是觉得好玩,各自暗藏器械,都到了状元桥法场,只见张嵩青被五花大绑,身上插了藤条,遍体血污,看来在牢中没少受刑,一声锣、一声鼓,押到了刑场,群众都指指点点,不知所云。五虎一太岁夹在人群里一看,都拔出了身边的短刀,大喊一声,任肃咏先一刀抹了刽子手,监斩官一见,吓得坐在地上,朱继刚冲上去背起张嵩青就跑,众百姓都认得是京城有名的五虎一太岁,纷纷躲开了。
五虎一太岁跑到了一处胡同,朱继刚把张嵩青放下,对其余五人道:“这件事是我带的头,你们都回家去,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朱继刚却带了张嵩青夫妻,来到成德大殿前击鼓,黄门官报入,女帝传入,朱继刚带着张嵩青夫妻跪下山呼,女帝问:“下跪者何人?击鼓要见朕。”朱继刚道:“臣朱继刚乃是宕昌郡公朱羽平第三子,瑜伽元君所生,有事起奏女帝陛下。臣远房表兄、表嫂来武尊公府投奔,被侍中大人的儿子季煜陷害,绑缚法场,就要问斩,救人如救火,臣也来不及奏知万岁,斗胆劫了法场,请女帝治臣之罪,但也请将季煜一起正法。”女帝点了点头,传来季可秀,问起此事,季可秀奏道:“臣确实不知。”女帝叹了口气:“不知者不罪,可秀,朕的干儿子需要好好督导,教他好好学习,为国效力。这回朕就不追究了。”女帝传下懿旨:“朱继刚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赦免劫法场之罪,赐执法金锤,代替朕巡查民间,惩治土豪恶霸。”朱继刚磕头谢恩。
朱继刚带了张嵩青夫妻回家,见了母亲,告知实情,满爽飒叹道:“妳怎的这般大胆!也难得你一片侠肝义胆。”叫来张嵩青夫妻,张嵩青忙向满大帅磕头,王婉婉只是一揖,满爽飒以礼相待,扶起张嵩青。朱继刚道:“母亲,孩儿不愿当官,济南节度使不如就让张嵩青去做吧,孩儿只留在京城孝顺母亲。”满爽飒大喜,她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便改了任命书,改封张嵩青为济南节度使,并送了不少盘缠路费,张嵩青感恩不尽,带了妻子盘缠,欢喜无限去山东上任去了。
却说朱继刚有了御赐的执法金锤,更是肆意妄为,终日与五虎一太岁在校场练武玩耍。其父宕昌郡公朱羽平是白衣兵仙的弟子,用的是青龙托天戟,其母瑜伽元君满爽飒是黎山老母的弟子,用的是刈鹿刀,而朱继刚却是被父母送去少林寺学艺的,一条混铁棍、三十六路取经棍法,朱继刚的气力甚是了得,生得犹如水墨金刚、烟熏太岁,江湖人称“通城太岁黑三爷”。
这日五虎一太岁正在校场练武,季煜也带了家将到来,朱继刚早就看见了,认得是季煜,想起上次欺男霸女之事,女帝因为是季煜干娘,护短没有追究,朱继刚却是心里不平,寻思这张嵩青和王婉婉是命好,遇上了我们几个,从前那些被欺压的良善都是有冤无处伸的,越想越气,叫人拿来,故意装作不认得喝道:“你这个歹人,怎敢擅自偷窥我们练武?”不由分说,拉下去捆打四十军棍。季煜大喊:“我是季侍中之子,不是歹人,不要认错了。”朱继刚装作听不见,只打了二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肖岭道:“这厮是陛下的干儿子,恐怕打死了出事,罢了吧。”朱继刚便叫止住。家将抬了季煜回去见了季可秀,说知朱继刚无礼,季可秀大怒,派人用担架抬了季煜,父子进了后宰门,奏知女帝,谁料女帝道:“该打,你季可秀既然弃武习文,你不教儿子攻书,如何去校场,还偷看别人练武,此事朕知了,也不追究,退下去吧。”季可秀父子回家,想到朱府受朝廷器重,只得另寻事故算计他。
三年后,朱羽平守灵结束,留大夫人苏落雁、二夫人太真庆云在山西,独自来京见驾,回到府邸,满爽飒、朱继刚接住,欢会一夜。
次日上朝,与众家文武相见,各个叙说阔别寒温,金鞭三声响,女帝驾坐早朝,朱羽平上前朝见,女帝大悦:“久不见爱卿,朕思念之甚。”女帝传令摆起御宴。朱羽平谢恩受宴毕,到了鲁王府,鲁王也摆了宴席,说起朱继刚之事,鲁王道:“刚儿闯祸,劫了法场,多亏女帝念及功臣,没有追究,羽平你回府后必要管教一番,不然必有大祸。”朱羽平领诺回府,埋怨夫人,叫来朱继刚要痛责,满爽飒是护短的,朱羽平又不好在夫人面上为难,吩咐把朱继刚关到书房,不许再外出生事。
却说女帝和季可秀之事,丑声传出,丞相房少恭、宋公梅景深觉得不雅,将季可秀禁止在宫外,不许再入内宫,女帝大怒,也不好因此明着怪罪,只借故调梅景深到外任职,让房少恭告老还乡。女帝到底是马上天子,又是跟着太祖皇帝开国的,知道开国艰辛,虽然举止不端,但是朝政正常,当时天下太平,天下达到空前鼎盛时期,史称“瑞兴盛世”。
朱羽平见女帝如此,日益思念家乡,便上本要回山西,女帝准奏,朱羽平吩咐家将带领五百家丁看守朝中府邸,带了夫人满爽飒、三子朱继刚出了京城,行至长亭,文武送行,鲁王道:“羽平,如今天下太平,你回山西安享了,但居安必思危,想我们辅佐詹朝天下,你回了山西,万不可忘了国家大事,天下虽然鼎盛,却也是风雨飘摇,若是一朝祸起,甚为可惜。”朱羽平道:“老千岁,身为臣子,理当尽责,老千岁是第一元老,在朝需要进谏,自然永保太平。”鲁王笑道:“老夫风烛残年,能有几日在世的?江山还得依靠你等新一代啊。”
朱羽平辞别,回到山西,到了府邸,一家团聚,摆了家宴庆贺,葛颖太夫人坐在上座,朱羽平、苏落雁、太真庆云、满爽飒坐在下座,再下就是朱继刚。次日,许多亲朋都来拜访。这日,朱羽平思念起妹妹朱羽燕跟妹夫宦一彬镇守边关,朱继刚道:“孩儿愿去白虎关一遭,问候姑父、姑姑安好。”满爽飒大喜:“孩儿果然肯去?”朱羽平道:“贤妻,家里谁都去得,就是他去不得。他喝酒闹事,性如烈火,一点就着,于路难保不生事。”满爽飒道:“刚儿骁勇,路上有些蟊贼都不在话下,我倒觉得刚儿可去。”苏落雁也是思念表哥,也来帮朱继刚说话。朱羽平见二位夫人都这般说,也不好反驳,道:“刚儿要去,必须戒酒。”朱继刚道:“这有什么难处?今儿就戒起来。”朱羽平道:“你发个誓来。”朱继刚笑道:“要发什么誓?我说的话从来算数的。”朱羽平道:“此事要紧,发个誓来。”朱继刚张口就道:“今后要是开了酒,杀我全家。”朱羽平大怒:“畜生!胡说什么!”扬手就要打,朱继刚躲到了苏落雁身后,满爽飒拉住朱羽平,道:“不要动恼,刚儿是个直性子,就是嘴快的。”朱继刚从苏落雁身后探出头来说道:“怕什么,杀光了,还有我报仇呢。”朱羽平叹了口气,不再说话,进了后堂,苏落雁、满爽飒给他准备了礼品,点了几名家将相随,赶赴图兰国白虎关。
朱继刚离了太原,去往白虎关,一路上果然不饮酒、不生事,这一日经过天雄山,只听得一声锣响,跳出了数百小喽啰,拦路要讨买路钱,朱继刚大怒,舞开混铁棍,打死数名小喽啰,小喽啰上山报告大当家:“大王,小的们出去巡山,来了数人,有些干货,只是里面有个黑脸小子,十分勇猛,特来报知。”大当家大怒,带马抬枪,冲下山来,见了朱继刚,大叫一声:“不得逞强,俺来了。”朱继刚看这个山大王,白面银牙,相貌堂堂,寻思:“来者不善,不如先下手。”照头就是一棍,山大王叫声:“来得好!”把手里素银枪一顶,一连几个回合,山大王招架不住,枪法渐渐乱了,大叫:“且住!且住!”朱继刚便收住了手,问道:“你有什么事?说完了黑三爷还要打你。”山大王叉住了枪:“哪一个黑三爷?”朱继刚道:“只我便是满大帅之子,通城太岁朱三爷是也。”山大王听了,下马便拜:“得罪了,难怪如此了得。”邀请朱继刚进了分金厅叙会,问起山大王姓名,山大王道:“俺叫伍山海,祖父伍员是飞羽将军,随当今女帝征讨北漠时候战死在沙场,父亲伍登已经去世,俺便在这里聚义落草。”朱继刚道:“原来是飞羽将军之孙,相见恨晚哪。”吩咐家将:“你们先去白虎关见过我家姑父、姑姑,我随后再来。”家将领命去了。伍山海、朱继刚越说越是投机,便结为兄弟,朱继刚为弟,伍山海为兄,当日置办酒席,朱继刚道:“我在家中立誓不喝酒的。”伍山海道:“那是伯父担心兄弟路上生事,所以叫兄弟戒酒,今日在山寨兄弟相会,喝些又有何妨?”朱继刚大喜,开怀畅饮。
天下恰逢空前盛世,女帝在皇宫酒色过度,终日昏花,侍女奏道:“女帝二目不明,上元佳节将到了,花灯满街,女帝看了灯山灯海,就明亮了。”女帝大喜:“传旨,大放花灯,与民同乐。”旨意传到全国各州,大小衙门都准备了进贡的花灯送上京城。
天雄山正南十里有一座地雄山,山中一个大王,名叫伍川海,与伍山海是嫡亲兄弟,这日来拜了伍山海,与朱继刚相会,伍川海生得一表非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奔如快马,声若铜钟,身长一丈,好似张飞一般,朱继刚暗想:“不枉了这次出门一场,若是在家里,怎能会着二位豪杰。”心下大喜,三人聚会,喝得大醉,朱继刚也再不提去白虎关之事。
这日小喽啰拿来了使者几名拿上山来,伍山海问:“你们是什么人?”使者乃是帕莎国礼部官员李健,李健道:“我是奉了帕莎王之命,解了进宫的灯上京城的。”朱继刚道:“既然是解灯进贡的,拿来看看。”李健道:“大熬山灯献给女皇陛下,小熬山灯献给汪慎思大人,凤凰灯献给季侍中。”伍山海、伍川海一看灯,十分好看:“来啊,把使者放下山去,把灯全部扣下,来日上元佳节,挂在山上,热闹热闹。”朱继刚道:“不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五虎一太岁跑到了一处胡同,朱继刚把张嵩青放下,对其余五人道:“这件事是我带的头,你们都回家去,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朱继刚却带了张嵩青夫妻,来到成德大殿前击鼓,黄门官报入,女帝传入,朱继刚带着张嵩青夫妻跪下山呼,女帝问:“下跪者何人?击鼓要见朕。”朱继刚道:“臣朱继刚乃是宕昌郡公朱羽平第三子,瑜伽元君所生,有事起奏女帝陛下。臣远房表兄、表嫂来武尊公府投奔,被侍中大人的儿子季煜陷害,绑缚法场,就要问斩,救人如救火,臣也来不及奏知万岁,斗胆劫了法场,请女帝治臣之罪,但也请将季煜一起正法。”女帝点了点头,传来季可秀,问起此事,季可秀奏道:“臣确实不知。”女帝叹了口气:“不知者不罪,可秀,朕的干儿子需要好好督导,教他好好学习,为国效力。这回朕就不追究了。”女帝传下懿旨:“朱继刚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赦免劫法场之罪,赐执法金锤,代替朕巡查民间,惩治土豪恶霸。”朱继刚磕头谢恩。
朱继刚带了张嵩青夫妻回家,见了母亲,告知实情,满爽飒叹道:“妳怎的这般大胆!也难得你一片侠肝义胆。”叫来张嵩青夫妻,张嵩青忙向满大帅磕头,王婉婉只是一揖,满爽飒以礼相待,扶起张嵩青。朱继刚道:“母亲,孩儿不愿当官,济南节度使不如就让张嵩青去做吧,孩儿只留在京城孝顺母亲。”满爽飒大喜,她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便改了任命书,改封张嵩青为济南节度使,并送了不少盘缠路费,张嵩青感恩不尽,带了妻子盘缠,欢喜无限去山东上任去了。
却说朱继刚有了御赐的执法金锤,更是肆意妄为,终日与五虎一太岁在校场练武玩耍。其父宕昌郡公朱羽平是白衣兵仙的弟子,用的是青龙托天戟,其母瑜伽元君满爽飒是黎山老母的弟子,用的是刈鹿刀,而朱继刚却是被父母送去少林寺学艺的,一条混铁棍、三十六路取经棍法,朱继刚的气力甚是了得,生得犹如水墨金刚、烟熏太岁,江湖人称“通城太岁黑三爷”。
这日五虎一太岁正在校场练武,季煜也带了家将到来,朱继刚早就看见了,认得是季煜,想起上次欺男霸女之事,女帝因为是季煜干娘,护短没有追究,朱继刚却是心里不平,寻思这张嵩青和王婉婉是命好,遇上了我们几个,从前那些被欺压的良善都是有冤无处伸的,越想越气,叫人拿来,故意装作不认得喝道:“你这个歹人,怎敢擅自偷窥我们练武?”不由分说,拉下去捆打四十军棍。季煜大喊:“我是季侍中之子,不是歹人,不要认错了。”朱继刚装作听不见,只打了二十军棍,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肖岭道:“这厮是陛下的干儿子,恐怕打死了出事,罢了吧。”朱继刚便叫止住。家将抬了季煜回去见了季可秀,说知朱继刚无礼,季可秀大怒,派人用担架抬了季煜,父子进了后宰门,奏知女帝,谁料女帝道:“该打,你季可秀既然弃武习文,你不教儿子攻书,如何去校场,还偷看别人练武,此事朕知了,也不追究,退下去吧。”季可秀父子回家,想到朱府受朝廷器重,只得另寻事故算计他。
三年后,朱羽平守灵结束,留大夫人苏落雁、二夫人太真庆云在山西,独自来京见驾,回到府邸,满爽飒、朱继刚接住,欢会一夜。
次日上朝,与众家文武相见,各个叙说阔别寒温,金鞭三声响,女帝驾坐早朝,朱羽平上前朝见,女帝大悦:“久不见爱卿,朕思念之甚。”女帝传令摆起御宴。朱羽平谢恩受宴毕,到了鲁王府,鲁王也摆了宴席,说起朱继刚之事,鲁王道:“刚儿闯祸,劫了法场,多亏女帝念及功臣,没有追究,羽平你回府后必要管教一番,不然必有大祸。”朱羽平领诺回府,埋怨夫人,叫来朱继刚要痛责,满爽飒是护短的,朱羽平又不好在夫人面上为难,吩咐把朱继刚关到书房,不许再外出生事。
却说女帝和季可秀之事,丑声传出,丞相房少恭、宋公梅景深觉得不雅,将季可秀禁止在宫外,不许再入内宫,女帝大怒,也不好因此明着怪罪,只借故调梅景深到外任职,让房少恭告老还乡。女帝到底是马上天子,又是跟着太祖皇帝开国的,知道开国艰辛,虽然举止不端,但是朝政正常,当时天下太平,天下达到空前鼎盛时期,史称“瑞兴盛世”。
朱羽平见女帝如此,日益思念家乡,便上本要回山西,女帝准奏,朱羽平吩咐家将带领五百家丁看守朝中府邸,带了夫人满爽飒、三子朱继刚出了京城,行至长亭,文武送行,鲁王道:“羽平,如今天下太平,你回山西安享了,但居安必思危,想我们辅佐詹朝天下,你回了山西,万不可忘了国家大事,天下虽然鼎盛,却也是风雨飘摇,若是一朝祸起,甚为可惜。”朱羽平道:“老千岁,身为臣子,理当尽责,老千岁是第一元老,在朝需要进谏,自然永保太平。”鲁王笑道:“老夫风烛残年,能有几日在世的?江山还得依靠你等新一代啊。”
朱羽平辞别,回到山西,到了府邸,一家团聚,摆了家宴庆贺,葛颖太夫人坐在上座,朱羽平、苏落雁、太真庆云、满爽飒坐在下座,再下就是朱继刚。次日,许多亲朋都来拜访。这日,朱羽平思念起妹妹朱羽燕跟妹夫宦一彬镇守边关,朱继刚道:“孩儿愿去白虎关一遭,问候姑父、姑姑安好。”满爽飒大喜:“孩儿果然肯去?”朱羽平道:“贤妻,家里谁都去得,就是他去不得。他喝酒闹事,性如烈火,一点就着,于路难保不生事。”满爽飒道:“刚儿骁勇,路上有些蟊贼都不在话下,我倒觉得刚儿可去。”苏落雁也是思念表哥,也来帮朱继刚说话。朱羽平见二位夫人都这般说,也不好反驳,道:“刚儿要去,必须戒酒。”朱继刚道:“这有什么难处?今儿就戒起来。”朱羽平道:“你发个誓来。”朱继刚笑道:“要发什么誓?我说的话从来算数的。”朱羽平道:“此事要紧,发个誓来。”朱继刚张口就道:“今后要是开了酒,杀我全家。”朱羽平大怒:“畜生!胡说什么!”扬手就要打,朱继刚躲到了苏落雁身后,满爽飒拉住朱羽平,道:“不要动恼,刚儿是个直性子,就是嘴快的。”朱继刚从苏落雁身后探出头来说道:“怕什么,杀光了,还有我报仇呢。”朱羽平叹了口气,不再说话,进了后堂,苏落雁、满爽飒给他准备了礼品,点了几名家将相随,赶赴图兰国白虎关。
朱继刚离了太原,去往白虎关,一路上果然不饮酒、不生事,这一日经过天雄山,只听得一声锣响,跳出了数百小喽啰,拦路要讨买路钱,朱继刚大怒,舞开混铁棍,打死数名小喽啰,小喽啰上山报告大当家:“大王,小的们出去巡山,来了数人,有些干货,只是里面有个黑脸小子,十分勇猛,特来报知。”大当家大怒,带马抬枪,冲下山来,见了朱继刚,大叫一声:“不得逞强,俺来了。”朱继刚看这个山大王,白面银牙,相貌堂堂,寻思:“来者不善,不如先下手。”照头就是一棍,山大王叫声:“来得好!”把手里素银枪一顶,一连几个回合,山大王招架不住,枪法渐渐乱了,大叫:“且住!且住!”朱继刚便收住了手,问道:“你有什么事?说完了黑三爷还要打你。”山大王叉住了枪:“哪一个黑三爷?”朱继刚道:“只我便是满大帅之子,通城太岁朱三爷是也。”山大王听了,下马便拜:“得罪了,难怪如此了得。”邀请朱继刚进了分金厅叙会,问起山大王姓名,山大王道:“俺叫伍山海,祖父伍员是飞羽将军,随当今女帝征讨北漠时候战死在沙场,父亲伍登已经去世,俺便在这里聚义落草。”朱继刚道:“原来是飞羽将军之孙,相见恨晚哪。”吩咐家将:“你们先去白虎关见过我家姑父、姑姑,我随后再来。”家将领命去了。伍山海、朱继刚越说越是投机,便结为兄弟,朱继刚为弟,伍山海为兄,当日置办酒席,朱继刚道:“我在家中立誓不喝酒的。”伍山海道:“那是伯父担心兄弟路上生事,所以叫兄弟戒酒,今日在山寨兄弟相会,喝些又有何妨?”朱继刚大喜,开怀畅饮。
天下恰逢空前盛世,女帝在皇宫酒色过度,终日昏花,侍女奏道:“女帝二目不明,上元佳节将到了,花灯满街,女帝看了灯山灯海,就明亮了。”女帝大喜:“传旨,大放花灯,与民同乐。”旨意传到全国各州,大小衙门都准备了进贡的花灯送上京城。
天雄山正南十里有一座地雄山,山中一个大王,名叫伍川海,与伍山海是嫡亲兄弟,这日来拜了伍山海,与朱继刚相会,伍川海生得一表非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奔如快马,声若铜钟,身长一丈,好似张飞一般,朱继刚暗想:“不枉了这次出门一场,若是在家里,怎能会着二位豪杰。”心下大喜,三人聚会,喝得大醉,朱继刚也再不提去白虎关之事。
这日小喽啰拿来了使者几名拿上山来,伍山海问:“你们是什么人?”使者乃是帕莎国礼部官员李健,李健道:“我是奉了帕莎王之命,解了进宫的灯上京城的。”朱继刚道:“既然是解灯进贡的,拿来看看。”李健道:“大熬山灯献给女皇陛下,小熬山灯献给汪慎思大人,凤凰灯献给季侍中。”伍山海、伍川海一看灯,十分好看:“来啊,把使者放下山去,把灯全部扣下,来日上元佳节,挂在山上,热闹热闹。”朱继刚道:“不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