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衍生 > 衍生 > 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 564、[二更]564 (2 / 5)

564、[二更]564 (2 / 5)

        官制是一整个体系,不可能只研究金字塔顶端的那几位,而且就算只研究那几位也能通过这些人的履历看出一些。

        刘谈说道:“荫职的话,其实完全可以从个人资质下手,让他们去九卿手下做书吏,如果喜欢领兵的就直接入职羽林卫等一?些护卫,反正怎么操作都看当事?人的选择。”

        无论是羽林卫还是书吏基本上都是不限制人数的,或者说是不限制贵族人数,不可能整个羽林卫都是贵族吧?总要有长安周围的良家子入选。

        最多也就是贵族多的时候良家子就少一?些,贵族少的时候良家子就多一?些。

        书吏同理。

        这两个职位听上去位置都不高,但实际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书吏是最能接触到国家大事的那一波人——他?们掌管着九卿的书籍之类的东西,甚至很多文书都需要他?们过目,通过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十分?能够提升政治素养。

        而且刘谈还打?算让这些人进行轮值,九卿各个部门都轮值一遍,综合一?他?们在各个部门的表现记入档案,到时候就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最适合什么。

        当然那些什么都不行的草包,肯定是没有升值机会的,终其一生也就可能在书吏的位置上混一混。

        这样一看,仿佛区别不大,甚至还给了贵族更多的机会。

        然而实际上是多加了一?份考察,以前草包能够浑水摸鱼通过熬资历提升,现在就算资历够了,如果你的资质不够,那么对不起,跟你没关系。

        刘谈甚至还拿出了更加详细的方案,这个也是经过数千年考验的,当然,他?不可能真的将后世的那种方案拿出来,不合适。

        但就算是拿出封建王朝那些注定已经被推翻的东西,也足够大汉用许久,并且进行一?个平稳过渡了。

        桑弘羊和?王卿两个人原本想着无论北境王说什么,他?们都必须谨慎地挑出他的错处让陛下注意改进,倒不是跟北境王作对,而是谨慎总是更好的。

        然而事?实就是等他?们真的想要找问题的时候,却发现根本跟不上北境王的思路。

        只能愣愣听着刘谈说,还没回过味来,对方已经开始进行下一?个节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