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总结 (3 / 6)
毕竟布丁是个萌新作者,又是第一次写百万字以上长篇,没有太多的自信,对自己写的好不好,是没有概念的。
看到一个角色呼声很高,点赞很多,就觉得自己可能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受欢迎的角色,就会忍不住给她加戏。
可实际上,从故事整体考虑,一个角色是否出彩,是否有魅力,并非取决于她的戏份有多少,而是取决于她在剧情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矛盾冲突中的成长与变化。
有些时候,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暂时性地退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要胜过一直跟在主角的身边,变成一个对剧情没有推动作用的花瓶。炼气炼了五千年
在改动大纲之后,我删掉了第一卷末尾大量雪女的剧情,并让时小寒去了黑色祭坛,然后跟着顾旭去了洛京城。
当时感觉写的问题不大。
但现在回想,若按照原大纲来写,应该会更好一些——雪女的自我救赎、时小寒的成长线、陈济生的精神传承……都能体现出来。
如果说,改动大纲对第一卷造成的影响,是让它“不够完美”;那么对第二卷前期造成的影响,就有些“灾难性”了。
因为最早对时小寒的定位是“新手村女配”,所以比起大部分仙侠文的女主,她的天赋、实力、家世都比较普通,也不像陆诗遥、赵嫣那样,身上有很多故事,能够引出不少可写的剧情支线。
像“妖神之体”这样的设定,都是后面补的。
因此,当她跟主角一起来到京城后,我发现除了卖萌和撒狗粮外,她基本很难在主线剧情中发挥出作用。
当时,我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女主要有女主的戏份”、“高人气角色要多出场,才能稳定追读”。
为了让时小寒在这天才云集的京城有表现机会,我临时构思了“元宵擂台赛”的剧情;为了弥补她的先天不足、让她能够跟得上主角的步伐,我又增加了“龙门书院”这个原大纲里没有的势力,给她找了个师父。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到一个角色呼声很高,点赞很多,就觉得自己可能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受欢迎的角色,就会忍不住给她加戏。
可实际上,从故事整体考虑,一个角色是否出彩,是否有魅力,并非取决于她的戏份有多少,而是取决于她在剧情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矛盾冲突中的成长与变化。
有些时候,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暂时性地退场,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要胜过一直跟在主角的身边,变成一个对剧情没有推动作用的花瓶。炼气炼了五千年
在改动大纲之后,我删掉了第一卷末尾大量雪女的剧情,并让时小寒去了黑色祭坛,然后跟着顾旭去了洛京城。
当时感觉写的问题不大。
但现在回想,若按照原大纲来写,应该会更好一些——雪女的自我救赎、时小寒的成长线、陈济生的精神传承……都能体现出来。
如果说,改动大纲对第一卷造成的影响,是让它“不够完美”;那么对第二卷前期造成的影响,就有些“灾难性”了。
因为最早对时小寒的定位是“新手村女配”,所以比起大部分仙侠文的女主,她的天赋、实力、家世都比较普通,也不像陆诗遥、赵嫣那样,身上有很多故事,能够引出不少可写的剧情支线。
像“妖神之体”这样的设定,都是后面补的。
因此,当她跟主角一起来到京城后,我发现除了卖萌和撒狗粮外,她基本很难在主线剧情中发挥出作用。
当时,我的思维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女主要有女主的戏份”、“高人气角色要多出场,才能稳定追读”。
为了让时小寒在这天才云集的京城有表现机会,我临时构思了“元宵擂台赛”的剧情;为了弥补她的先天不足、让她能够跟得上主角的步伐,我又增加了“龙门书院”这个原大纲里没有的势力,给她找了个师父。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