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阁臣之位 (4 / 7)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起来吧。”
这时,锦衣卫同知董琨从外面进来,一身飞鱼服,躬身行礼道:“陛下,韩爌离京了。”
崇祯点点头,继续吩咐道:“玉绳(周延儒),你先支取五千两白银,负责组织邸报的抄写、印刷。”
周延儒在二十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此时他也不过三十六岁。官任礼部右侍郎。
崇祯二年三月,他在文华殿中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君臣二人密谈很久。满朝人都知道周侍郎深得圣眷,乃是补位阁臣的不二人选。
但不知道为何,周侍郎在五月份时突然又失去圣眷。直到前些时日,袁督师离京,他才重回到天子身边、权力的中心。
答案当然是皇帝换人了!
崇祯对明末的两位奸臣周延儒、温体仁还是有印象的。而他和周延儒接触之后,发现这位曾经二十岁文魁天下的文臣,智商当真是高的惊人。非常善于揣测圣意。
而他也需要这样的人!
但是,这次阁臣的空缺,崇祯直接将李邦华补位。加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他对李邦华还是很看重的。
李邦华治国能力不行。但是具体到一件事上,他会非常的努力去做好,而且为人讲原则。
这次提拔其实对朝堂的变动并不大。中极殿大学士孙承宗在大明门外,原五军都督府中办公。专管军事。李邦华协助。而作为阁臣,两人都有票拟权。
由此形成仿北宋东西两府四宰相的格局。
他对周延儒的安排是,加礼部尚书,将通政司右参政管理邸报的权限移交给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