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秦汉三国 > 汉道天下 > 第612章 坐谈客耳 (1 / 4)

第612章 坐谈客耳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丝路生意虽然兴旺,读书人却不太方便多谈,只有个别人按捺不住,发了几句感慨。

        说到印书,他们就没什么忌讳了,都表现了强烈的兴趣。

        文无第一,谁不想自己的文章、诗赋可以印行天下?

        手抄的效率太低,而且难免有讹误,远远不及印书来得方便。

        南阳推行教化,在宛城的郡学用的教材就是印出来的书本,只要见过的人都说好,对手抄本更是形成了绝对的优势。但凡有一点正常思维的人都清楚,这种书籍必将大行于世。

        据说宋忠、綦毋闿的新作《五经要义》也将以这种方式印行,而且一印就是五百部。据宋忠说,印成之后,除了一部分分送给亲朋好友,将在全国各郡国的郡学各留两部,以供学习。

        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被天下学子欣赏,襄阳城的读书人就羡慕得脸红脖子粗。

        唯一的遗憾是南阳没有这样的印书坊,必须送到河东去。

        王粲也一直想印一部诗稿,却找不到门路。

        印书需要钱,要很多钱。五百部《五经要义》据说要五十金,一般人是掏不起的。宋忠、綦毋闿是南阳郡学的祭酒、学监,所以这笔钱是骠骑将军张济赞助的。

        这让了王粲等人颇为不齿。

        印书还要西凉人赞助,太丢脸了。

        如今听周忠说他有门路,王粲顿时动心了,扭扭捏捏的打听起来。

        周忠倒也爽快,对王粲说,诗集与《五经要义》这样的书不同,花费要少得多。《五经要义》太深奥,一般人看不懂,销路有限。诗集则不同,受众很多。如果你王粲的诗好,说不定每个人都想要一部,随时欣赏,那印起来就不是几百部的事,而是几千部。

        真要这样的话,你不仅不要掏钱,还能赚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