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秦汉三国 > 汉道天下 > 第1019章 太平经 (1 / 4)

第1019章 太平经 (1 / 4)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

        丛台之上,绿树如荫。

        刘协与荀悦对面而坐,静静地听荀悦讲解《太平经》。

        荀悦字仲豫,是荀俭之子,比荀或年长十五岁,如今已过半百,仍是白身。

        荀家重视学问,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一两个堪称大儒的学者。上一代是荀爽,这一代则是荀悦。

        荀悦十二岁能说春秋,有过目不忘之能。

        但他并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书生。相反,他非常关心时事,着有大量的政论文章,其中一些已经在邸上发表,引起了不小的赞赏。

        不少学者已经将他与安定人王符相提并论,稍逊会稽人王充一筹。

        到了行在之后,他与刘协深谈了几次,被任命为尚书,随侍左右。

        今天,他为刘协讲的是《太平经》。

        刘协听说过《太平经》,却没认真研究过《太平经》。前世是没兴趣,这一切是没机会,连《太平经》的文本都找不到。

        他一直以为《太平经》是道书,听荀悦一讲,才知道这是一个误解。

        至少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将《太平经》当道书。

        《太平经》自称“天书”,推崇《太平经》的襄楷则称之为“神书”,而且“参同经典”。襄楷虽好方术,底子却是儒士,他所说的经典当然不是什么道家经典《老子》《庄子》,而是儒家经典。

        《太平经》中还有大量尊儒、贤儒的内容,其五行思想也来自于谶纬和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所以,《太平经》虽然在后世被奉为道教经典,现在却是一部杂揉了神学、方术、儒学的大杂烩,也完美的契合了黄巾军中下层的知识结构。

        宫里收藏这部书,也不是看中了他的思想体系,而是看中了其中的方术,其实是广嗣的那一部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站内容更新可能不及时,请在上方扫码下载app阅读最新章节,本站域名也可能随时无法访问,下载app永久可以免费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