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只欠东风 (1 / 3)
“哦……没事,没事。”
崔晖扶了扶厚重的劣质眼镜。他总不能给张美丽解释,自己过了一把打江山的瘾吧,除了拍桌子,其他都不真实。
张美丽看崔晖一惊一乍,她摸摸崔晖眉头:“你不烧,抽什么风啊。”说着在他的后脑勺拍了下。
崔晖也没有反驳。
吃完饭,张美丽从衣柜的翻腾一阵,拿出一块红布包,从里面数了二十块,放到崔晖面前,“去吧!失败了就找大哥,在村里纺织厂找个差事干干。”
崔晖接过钱,他数了下,有一块的,二块的,最大面值是五块钱,不多不少刚好二十块钱。他小心的揣在口袋,用手拍了拍,“我这就去找大哥,要了窑坑那块地。”说完,就兴冲冲走了。
张美丽看着丈夫的背影摇摇头,这个男人执着,做事三分热度,她怕打击丈夫的自信心,就狠心拿出二十块钱。如果不成,也好绝了他的念头。
村大队在一个破旧大院,三间瓦房,村委会占一间,其余两间被村民称作奶奶神的占着,里面供村里信奉奶奶神。依次是观音菩萨,还有四大天王等神像。
位置非常好,在村子中心,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求福还愿,这是村子最神圣的地方。
大队的宣传标语已经看不清了,大队也没有重新刷写,可能就是因为大队和庙堂同处一房的尴尬吧!
奶奶庙有专人管,村委也有钥匙,平时锁着门,乡政府下来检查工作,也见怪不怪,这在农村很普遍。
一个二十米高的水塔是村子的最高处,四个破旧的喇叭就固定在水塔顶部,向村民传达着国家政策和乡政府的指示精神。
喇叭是主要的宣传工具,实时传达着有关政策,崔晖走进村委,支书正喝茶。“领导,忙着呢?”
“怎么了,找你大哥。”村支书刘明翰看到崔晖熟络的问道。
这村里的有十几个干部,平时各管一摊,这些村干部最主要的工作是征收公粮预备的,平时在家种地,大队有事,就会召集起来,崔晖的大哥是村主任,是村里的二号人物。
“刘支书,我想要窑坑养鱼,不知道有人占没有。”崔晖对刘明翰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等等,我查下。”刘明翰翻开破旧的笔记本查看起来,翻了几页后,笑笑:“没有人占,你先登记,就是你的了,但村里收回时,你也要认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晖扶了扶厚重的劣质眼镜。他总不能给张美丽解释,自己过了一把打江山的瘾吧,除了拍桌子,其他都不真实。
张美丽看崔晖一惊一乍,她摸摸崔晖眉头:“你不烧,抽什么风啊。”说着在他的后脑勺拍了下。
崔晖也没有反驳。
吃完饭,张美丽从衣柜的翻腾一阵,拿出一块红布包,从里面数了二十块,放到崔晖面前,“去吧!失败了就找大哥,在村里纺织厂找个差事干干。”
崔晖接过钱,他数了下,有一块的,二块的,最大面值是五块钱,不多不少刚好二十块钱。他小心的揣在口袋,用手拍了拍,“我这就去找大哥,要了窑坑那块地。”说完,就兴冲冲走了。
张美丽看着丈夫的背影摇摇头,这个男人执着,做事三分热度,她怕打击丈夫的自信心,就狠心拿出二十块钱。如果不成,也好绝了他的念头。
村大队在一个破旧大院,三间瓦房,村委会占一间,其余两间被村民称作奶奶神的占着,里面供村里信奉奶奶神。依次是观音菩萨,还有四大天王等神像。
位置非常好,在村子中心,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求福还愿,这是村子最神圣的地方。
大队的宣传标语已经看不清了,大队也没有重新刷写,可能就是因为大队和庙堂同处一房的尴尬吧!
奶奶庙有专人管,村委也有钥匙,平时锁着门,乡政府下来检查工作,也见怪不怪,这在农村很普遍。
一个二十米高的水塔是村子的最高处,四个破旧的喇叭就固定在水塔顶部,向村民传达着国家政策和乡政府的指示精神。
喇叭是主要的宣传工具,实时传达着有关政策,崔晖走进村委,支书正喝茶。“领导,忙着呢?”
“怎么了,找你大哥。”村支书刘明翰看到崔晖熟络的问道。
这村里的有十几个干部,平时各管一摊,这些村干部最主要的工作是征收公粮预备的,平时在家种地,大队有事,就会召集起来,崔晖的大哥是村主任,是村里的二号人物。
“刘支书,我想要窑坑养鱼,不知道有人占没有。”崔晖对刘明翰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问道。
“你等等,我查下。”刘明翰翻开破旧的笔记本查看起来,翻了几页后,笑笑:“没有人占,你先登记,就是你的了,但村里收回时,你也要认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