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清史民国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299章 继续忽悠 (1 / 5)

第299章 继续忽悠 (1 / 5)

        吴安全是北方人,今年四十八岁了。八十年代末从南方某电力职业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南方某火电厂工作。他从运行员干起,一直做到了分管运行的副厂长。前些年国家关停小型燃煤火电厂,吴安全就被分流了。

        这年月电厂分流人员里有点关系的会去售电公司,没关系的就只能听从安排,集团内随机。吴安全属于前者,不过很不幸,他站错队了;跟他关系最好的那个集团副总被双规了,吴安全一下掉落云端,从最吃香的部门发配到了行政部打杂,妥妥的半退休状态。

        问题是吴安全才四十八啊,就算是想回家过着逗猫遛狗抱孙子的生活,那首先也得有个孙子才行。

        关键是他现在连老婆都没有,早年间曾因为一次放荡的经历,吴夫人带着孩子跟他拜拜了。最绝的是,吴夫人是个记仇的,以至于这么多年吴安全的儿子每次见了老爹就三句话。

        “你来了。”

        “我没零花钱了。”

        “哦,好的。”

        儿子和孙子,吴安全觉得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当他从招聘网站上看到XX公司招聘赴境外工作的火电厂厂长时,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能从运行员做到副厂长,吴安全自认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投出简历的第三天,吴安全就接到了赵新的电话。一番客套寒暄后,吴安全介绍了自己的从业经历;赵新还是用以前的那套说辞继续忽悠。

        作为一个外行,赵新最关心的就是电厂造价。

        “吴先生,如果是两台装机容量60兆瓦的电厂,总投资需要多少?”

        “这个现在要看人工了,设备价格其实很好算。我想一下啊......5亿到5.5亿之间吧。”吴安全打了个埋伏,他多说了几千万。

        “那您就按我的要求提供一份60兆瓦火电厂的造价和人员需求吧。”赵新其实对每个选中的应聘者都是这个要求,他得知道自己到底要忽悠多少人过去才行。

        “几天时间?”

        “两天可以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