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五十少进士 (1 / 3)
“家规是先学文,后学武”郑岚见谢易开玩笑说要教儿子“神奇武功”,开口提醒道,“你不能提前教儿子学武”。
“知道的,不认识三千字以上,没能熟背《三字经》,《弟子规》,背完诗百首之前,是不会教他武功的。”谢易笑嘻嘻回答,对郑岚的提醒不怎么放在心上。
谢超宝宝心里一惊,“竟有这么奇葩的家规!”,现代社会从三岁幼儿园到小学要九年,十二岁才学得三千多汉字,这谢家是武术世家,要强制小孩学满三千字,熟背三字经,弟子规才肯教学武功,有什么特别的深意吗?
“就不能文武同时学习?劳逸结合?”谢超心理吐槽。
宝宝善于观察,好像他爹真的有先教他武功的打算。
当爹的认为丑娃文科科举考试没意义,长相摆在那里,这长相一看就“有辱斯文”,读书对丑娃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如早点学武,当个正儿八经的江湖强者。
家规虽然是那样,丑娃另当别论。
郑岚见谢易的神情语调,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更严厉提醒道“我警告你,谢易,千万不能瞒着我提前教武功给娃,否则不放过你!!如果学文不到位就学武的话,就阻了他功名之路了!”
“哎,放心好了”谢易这一次答得严肃认真,这母老虎坚持家规,他也没办法,只能按她说的做。心想,“真是不敢面对现实的女人啊,我们娃还有什么功名可言的,重点培养他笑傲江湖就好了!”但是谢易只能心理辩解一下,不敢说出来。
“什么跟什么啊,为什么学文之前学武对本宝宝功名之路有阻碍?”谢超习惯性地吸吮着手指头思考父母的对话。
“不对啊,谁说我要考功名了?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当一个超级富二代,肯定要享受生活先,还寒窗苦读去考功名?上辈子考高累死了,大学毕业后公务员我都没去考,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们古代的科考我可不会,虽然本宝宝有现代大学生的基础,可是连你们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什么的都背不全呢,更跟别提那些拗口的四书五经了”
三人各自想着心事,沉默了一会儿,谢易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声反驳,“我们毕竟还是武林人士,学不得真正的书香门第,搞什么十年苦读。武功还是第一位的,这娃要是学文慢了点十多岁都达不到家规标准,岂不是要耽误其学武?”
“家规自有其道理”郑岚嘴上这么说,但是心理也觉得家规也许真的跟不上形势变化了。
现在的形势跟“开元盛世”之时确实不一样了,国家被边境藩镇割据,中原兵力都是皇族世袭罔替的贵族子弟,手无缚鸡之力者多,一旦藩镇节度使作乱,就是第二个“安史之乱”。“朝廷的神策军最多只抵得上两三个藩镇的兵力。
“朝廷应该会很快启用武举考试,筛选真正的武者来提高神策军的战斗力”郑岚虽然是女流之辈,却最有大局观。
“如果恢复武举考试,谢家走武考才是所擅长的事情,这读书写字,实在为难族人子弟了”谢易说起学文科考试,好像有心理阴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道的,不认识三千字以上,没能熟背《三字经》,《弟子规》,背完诗百首之前,是不会教他武功的。”谢易笑嘻嘻回答,对郑岚的提醒不怎么放在心上。
谢超宝宝心里一惊,“竟有这么奇葩的家规!”,现代社会从三岁幼儿园到小学要九年,十二岁才学得三千多汉字,这谢家是武术世家,要强制小孩学满三千字,熟背三字经,弟子规才肯教学武功,有什么特别的深意吗?
“就不能文武同时学习?劳逸结合?”谢超心理吐槽。
宝宝善于观察,好像他爹真的有先教他武功的打算。
当爹的认为丑娃文科科举考试没意义,长相摆在那里,这长相一看就“有辱斯文”,读书对丑娃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如早点学武,当个正儿八经的江湖强者。
家规虽然是那样,丑娃另当别论。
郑岚见谢易的神情语调,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更严厉提醒道“我警告你,谢易,千万不能瞒着我提前教武功给娃,否则不放过你!!如果学文不到位就学武的话,就阻了他功名之路了!”
“哎,放心好了”谢易这一次答得严肃认真,这母老虎坚持家规,他也没办法,只能按她说的做。心想,“真是不敢面对现实的女人啊,我们娃还有什么功名可言的,重点培养他笑傲江湖就好了!”但是谢易只能心理辩解一下,不敢说出来。
“什么跟什么啊,为什么学文之前学武对本宝宝功名之路有阻碍?”谢超习惯性地吸吮着手指头思考父母的对话。
“不对啊,谁说我要考功名了?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当一个超级富二代,肯定要享受生活先,还寒窗苦读去考功名?上辈子考高累死了,大学毕业后公务员我都没去考,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们古代的科考我可不会,虽然本宝宝有现代大学生的基础,可是连你们古代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什么的都背不全呢,更跟别提那些拗口的四书五经了”
三人各自想着心事,沉默了一会儿,谢易最终还是忍不住出声反驳,“我们毕竟还是武林人士,学不得真正的书香门第,搞什么十年苦读。武功还是第一位的,这娃要是学文慢了点十多岁都达不到家规标准,岂不是要耽误其学武?”
“家规自有其道理”郑岚嘴上这么说,但是心理也觉得家规也许真的跟不上形势变化了。
现在的形势跟“开元盛世”之时确实不一样了,国家被边境藩镇割据,中原兵力都是皇族世袭罔替的贵族子弟,手无缚鸡之力者多,一旦藩镇节度使作乱,就是第二个“安史之乱”。“朝廷的神策军最多只抵得上两三个藩镇的兵力。
“朝廷应该会很快启用武举考试,筛选真正的武者来提高神策军的战斗力”郑岚虽然是女流之辈,却最有大局观。
“如果恢复武举考试,谢家走武考才是所擅长的事情,这读书写字,实在为难族人子弟了”谢易说起学文科考试,好像有心理阴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