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捉刀客一手理三家,孔方兄四两… (2 / 5)
小账房来了,帮着把这家底给清理了一番,然后说给徐氏听了。徐氏听后,只是觉得这家中的摊场还不小,也要叫这家长李二知晓一哈,也好做个长久打算。
一日等李二打磨子回到家,徐氏就准备叫小管家把这家底,仔细地给李二说上一遍。李二大概一听就说:“你们只顾着把粮食和油管好,不要叫人偷着拿走太多,吃喝上细发点,不要再到遇上年馑的时候,把人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身子都撑不起来。
至于家中的其他事,就叫他们看着和搅去。家中的银子有多少,我这心中有数,你只是把自己手里的管好就成。给我说得太多,我也记不住,管不了,操心太多,不小心又把磨盘槽子弄倒节了。”
老婆子一听,这才知道,李二原来自己还存了银子,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放在啥地方。正准备要问呢,娃娃们在喊着说,他妈不成了。李二起身就奔小婆屋里去了。
李二来到小婆住的窑里一看,这婆娘盖着个毛毡在炕上躺着,就叫了两声,没有应答,又推了一把,只觉得硬梆梆的,李二当下就站在炕头开始发呆。徐氏随后赶过来一看,这婆娘早已断气了,赶紧给家里人交代准备后事。
李二一听婆娘在招呼,才醒过神来,便开始哭吼起来。觉得对不住这婆娘,自己整天忙于打磨子,也很少关照。长时间有病,徐氏雇了几个人拉到几十里以外,叫先生给看了几次,也没有好转。看来这还是难缠的病,后来因看病太麻烦,这婆娘也就不再去看了,只是请徐氏替自己到庙里祈求神仙保佑。谁知神仙也没有办法,只好认命了。
这小婆原是李四的婆娘,李四一门心思读书,要取个功名,把这婆娘和两个娃娃卖给了李二。到了李二门下,只是个名分,因李二早就成了个样子货,只是隔三差五跑个空趟,也没有再生下一男半女。
这婆娘因长时间心中不快活,强忍着心思,只是凑合着把两个娃娃,拉扯得稍微大点,自己就撒手了。李二赶紧托人,给李四带了个话,就开始着手给这婆娘办理后事。
等了好几天,不见李四回话,只好自己主张了。要把这婆娘埋在啥地方,李二开始犯了难场。就找亲房哥李瞎子商量,看能不能进得了祖坟。瞎子听了就说:“这祖坟里的位置只有一个,你这两个婆娘,到底是大婆占还是小婆占。”
李二说:“这婆娘说是我的,那只是当年老四要钱的个由头。在我这里也没有生个娃娃,现在这儿子还是老四的,不妨还是按老四的名头安顿算了”。瞎子觉得也没有大碍,只是说:“那老四以后要是再找了婆娘,阿门个办法。”
李二说:“以后的事那是后代们管的,我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的事。”李瞎子也就不再阻拦,这婆娘就按李四的名头,安顿在祖坟里。
过了好长时间以后,李四带话回来说,现在各地方在闹**,自己正在忙于参加游街罢课,也顾不上回来,一切由二哥做主就是了。这当下小婆没了,李二就对修祖坟的事起了疑心。
一日闲了,李二就问李进库:“你说这祖坟修了以后,到底顺当了没有。”李瞎子说:“好着哩,你看这几年,四房头的娃娃们都利祥地长大了。”
老大李进喜,应了官府当了公差,听说是到口外的地方挖油去了。其他房头的后代们都很利祥。你家小儿子跟着老四到狄道去读书,听说也不差,估计以后还能光耀门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日等李二打磨子回到家,徐氏就准备叫小管家把这家底,仔细地给李二说上一遍。李二大概一听就说:“你们只顾着把粮食和油管好,不要叫人偷着拿走太多,吃喝上细发点,不要再到遇上年馑的时候,把人饿得前胸贴后背,连身子都撑不起来。
至于家中的其他事,就叫他们看着和搅去。家中的银子有多少,我这心中有数,你只是把自己手里的管好就成。给我说得太多,我也记不住,管不了,操心太多,不小心又把磨盘槽子弄倒节了。”
老婆子一听,这才知道,李二原来自己还存了银子,只是不知道有多少,放在啥地方。正准备要问呢,娃娃们在喊着说,他妈不成了。李二起身就奔小婆屋里去了。
李二来到小婆住的窑里一看,这婆娘盖着个毛毡在炕上躺着,就叫了两声,没有应答,又推了一把,只觉得硬梆梆的,李二当下就站在炕头开始发呆。徐氏随后赶过来一看,这婆娘早已断气了,赶紧给家里人交代准备后事。
李二一听婆娘在招呼,才醒过神来,便开始哭吼起来。觉得对不住这婆娘,自己整天忙于打磨子,也很少关照。长时间有病,徐氏雇了几个人拉到几十里以外,叫先生给看了几次,也没有好转。看来这还是难缠的病,后来因看病太麻烦,这婆娘也就不再去看了,只是请徐氏替自己到庙里祈求神仙保佑。谁知神仙也没有办法,只好认命了。
这小婆原是李四的婆娘,李四一门心思读书,要取个功名,把这婆娘和两个娃娃卖给了李二。到了李二门下,只是个名分,因李二早就成了个样子货,只是隔三差五跑个空趟,也没有再生下一男半女。
这婆娘因长时间心中不快活,强忍着心思,只是凑合着把两个娃娃,拉扯得稍微大点,自己就撒手了。李二赶紧托人,给李四带了个话,就开始着手给这婆娘办理后事。
等了好几天,不见李四回话,只好自己主张了。要把这婆娘埋在啥地方,李二开始犯了难场。就找亲房哥李瞎子商量,看能不能进得了祖坟。瞎子听了就说:“这祖坟里的位置只有一个,你这两个婆娘,到底是大婆占还是小婆占。”
李二说:“这婆娘说是我的,那只是当年老四要钱的个由头。在我这里也没有生个娃娃,现在这儿子还是老四的,不妨还是按老四的名头安顿算了”。瞎子觉得也没有大碍,只是说:“那老四以后要是再找了婆娘,阿门个办法。”
李二说:“以后的事那是后代们管的,我们只能管好自己这一代的事。”李瞎子也就不再阻拦,这婆娘就按李四的名头,安顿在祖坟里。
过了好长时间以后,李四带话回来说,现在各地方在闹**,自己正在忙于参加游街罢课,也顾不上回来,一切由二哥做主就是了。这当下小婆没了,李二就对修祖坟的事起了疑心。
一日闲了,李二就问李进库:“你说这祖坟修了以后,到底顺当了没有。”李瞎子说:“好着哩,你看这几年,四房头的娃娃们都利祥地长大了。”
老大李进喜,应了官府当了公差,听说是到口外的地方挖油去了。其他房头的后代们都很利祥。你家小儿子跟着老四到狄道去读书,听说也不差,估计以后还能光耀门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