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天无情人间逢奇荒,地有怨万物遭… (2 / 2)
且说这吴家,有两个女儿已经成年,长得端庄,家教严法。曾在李家河湾修庙建私塾的时候,茶饭手艺把好多人给镇得不轻。当时这罗神仙和刘根两个,一只眼睛盯着这两个女子,另一只眼睛看着自家的儿子,心下就有了个谋算。当时因娃娃们年龄还小,就没有提及。
自从把家自迁到歇马店,暂时借住在吴家以后,便动起主意来了。心想要是与吴家大户成了亲,儿子有个着落,全家还可以依靠。想到这些,两家除了给吴家干活卖劲外,还拖了李家主人做媒,想与吴家成个亲。李家主人善于其事,双份子人情何乐而不为。
一日,李明达便到吴家来提亲,吴老爷觉得合适,但老太太有点拧辞。吴老爷便回李明达说:“等我和老婆子商量一下,三天以后再回话。”明达就回去等回话了。老爷便与老太太商量说:“我看这两个少年还不错,人长得也挺当,家教也还严法,做事行为本分。原来寄居咱们家里,干活比咱们的儿子们麻利还攒劲,以后成了女婿,住得又近,也是个帮手,就是穷一点,只要人停当,以后会变好的。”老太太听了说:“”依你的说法,我当年早就嫁给别人了,还能等到你来娶,当年光屁股的人,象粪堆里的屎爬牛一样多。再说刘家的儿子还算罢了,罗家的儿子说话哼哼唧唧,口齿不清,听得费劲。
吴老爷说:“只要他们能像屎壳郎一样,就一定能把粪疙瘩滚大。说话哼哼唧唧,那是地方方言,口音不同而已,时间长了就听清了。咱家的老五说话你都能听清,人家还不是结巴,就没有什么妨碍。”老太太一听这话,心想自己的老五以后怎么办。就说:“那就把两个女子叫过来问一哈看看。”
老两口把两个女子叫到跟前一问,一个回答说:“我们女子家就是洗了脸的水,你们泼到哪里就在那里。”另一个回答是:“天生的是鸡,跑到哪里都是爮着吃的命,你们看着办,想把我赶到啥地方都成。”
老爷听了便对老太说:“她们这是牢骚话,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咱们还是乘早些的好。”老太就不再多说了。刚三天,李明达又来了,说了半天的好话,吴家老太太就应承了,没有过多长时间,吴家的两个女子,大的一个嫁给罗家,小的个嫁给了刘家。罗家,刘家就这样,与吴家结成了亲家。
土地爷怒气才消几年,老天爷又不乐意了。这西北地方,农耕季节一年无雨,当年颗粒无收,集市上斗麦价格暴涨,远路饥民遍地,流民开始四处求食,到处都有劫匪盗贼出没,存粮不多的人家,已经是人心惶惶。眼见这接二连三的灾祸,蜂拥如潮的难民,过去老人们说的话,就浮现在眼前,深知这天灾人祸的无情。
谁知这老天爷真上火了,连续几年的基本无雨,地上干燥,水源枯竭,出奇的旱灾,植物无法生长,又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残酷的现实。说起这旱灾,涉及地域范围之广,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连神仙都不敢聆听。既是载入史册,后来人们都不敢多看一眼,那凄惨的景象,要不是亲自经历者,根本无法想象。假如还有怀疑是糊弄玄虚,捏造奇迹的话,那就会把当时的经历者,惹得生气不能容忍,又活了过来与世人争诉着说上一遍。
且说这灾荒初期,当年地里虽然欠收,但还有点收成,原来各家各户,多少还有点存粮,除了自家人吃,另外要给官方交上地租,时常还要打发那些逃荒要饭的。当时还没有感到过分的难场,凑合着过了。但连年不断地大旱,地里的收成逐渐减少。每年寅吃卯粮,根本没有剩余,真是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谁知这仅仅是个前奏,三年之后,便是天黄地荒人惶惶。天不下雨,种子种在干土里,首先是出不来苗,就是稀稀不拉出来几根苗,后来也就干枯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即使如此,但人们还是抱着好大的希望去继续耕种,只盼望老天下雨。
世人都没有想到,这老天爷真是无情,西北地方连续几年久旱无雨,雨不逢时,西凉地方又有地震发生。天地接二连三逢灾,兵家隔三差五生祸,人间连年不断遭难,一场前所未有的奇灾发生了。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重,在国家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歇马店这里也不例外,连年干旱,种子下地根本不能发芽,连续几年庄稼颗粒无收。一年绝收,大部分家口靠吃余粮,补充点野菜,也能度日。起初有钱的人家可以在集市上买些粮食,自大地震以后,有些小户人家,还算有点预见,把种鸦片所得的钱都换成粮食。
也有那么几户人家的主人,把钱捏在手里,都快捏出水来了,就是舍不得换成粮食。当下粮食价格飞涨,更是觉得不合算。再等到后来,就是把袁大头长在自己头上,也找不到点粮食了。又怕钱被贼匪抢了,干脆埋在地下,只好等自己到了地下以后,再去做个富华人家了。
了。
【作者题外话】:找不见伯乐,有点累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自从把家自迁到歇马店,暂时借住在吴家以后,便动起主意来了。心想要是与吴家大户成了亲,儿子有个着落,全家还可以依靠。想到这些,两家除了给吴家干活卖劲外,还拖了李家主人做媒,想与吴家成个亲。李家主人善于其事,双份子人情何乐而不为。
一日,李明达便到吴家来提亲,吴老爷觉得合适,但老太太有点拧辞。吴老爷便回李明达说:“等我和老婆子商量一下,三天以后再回话。”明达就回去等回话了。老爷便与老太太商量说:“我看这两个少年还不错,人长得也挺当,家教也还严法,做事行为本分。原来寄居咱们家里,干活比咱们的儿子们麻利还攒劲,以后成了女婿,住得又近,也是个帮手,就是穷一点,只要人停当,以后会变好的。”老太太听了说:“”依你的说法,我当年早就嫁给别人了,还能等到你来娶,当年光屁股的人,象粪堆里的屎爬牛一样多。再说刘家的儿子还算罢了,罗家的儿子说话哼哼唧唧,口齿不清,听得费劲。
吴老爷说:“只要他们能像屎壳郎一样,就一定能把粪疙瘩滚大。说话哼哼唧唧,那是地方方言,口音不同而已,时间长了就听清了。咱家的老五说话你都能听清,人家还不是结巴,就没有什么妨碍。”老太太一听这话,心想自己的老五以后怎么办。就说:“那就把两个女子叫过来问一哈看看。”
老两口把两个女子叫到跟前一问,一个回答说:“我们女子家就是洗了脸的水,你们泼到哪里就在那里。”另一个回答是:“天生的是鸡,跑到哪里都是爮着吃的命,你们看着办,想把我赶到啥地方都成。”
老爷听了便对老太说:“她们这是牢骚话,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留成仇。咱们还是乘早些的好。”老太就不再多说了。刚三天,李明达又来了,说了半天的好话,吴家老太太就应承了,没有过多长时间,吴家的两个女子,大的一个嫁给罗家,小的个嫁给了刘家。罗家,刘家就这样,与吴家结成了亲家。
土地爷怒气才消几年,老天爷又不乐意了。这西北地方,农耕季节一年无雨,当年颗粒无收,集市上斗麦价格暴涨,远路饥民遍地,流民开始四处求食,到处都有劫匪盗贼出没,存粮不多的人家,已经是人心惶惶。眼见这接二连三的灾祸,蜂拥如潮的难民,过去老人们说的话,就浮现在眼前,深知这天灾人祸的无情。
谁知这老天爷真上火了,连续几年的基本无雨,地上干燥,水源枯竭,出奇的旱灾,植物无法生长,又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残酷的现实。说起这旱灾,涉及地域范围之广,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连神仙都不敢聆听。既是载入史册,后来人们都不敢多看一眼,那凄惨的景象,要不是亲自经历者,根本无法想象。假如还有怀疑是糊弄玄虚,捏造奇迹的话,那就会把当时的经历者,惹得生气不能容忍,又活了过来与世人争诉着说上一遍。
且说这灾荒初期,当年地里虽然欠收,但还有点收成,原来各家各户,多少还有点存粮,除了自家人吃,另外要给官方交上地租,时常还要打发那些逃荒要饭的。当时还没有感到过分的难场,凑合着过了。但连年不断地大旱,地里的收成逐渐减少。每年寅吃卯粮,根本没有剩余,真是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谁知这仅仅是个前奏,三年之后,便是天黄地荒人惶惶。天不下雨,种子种在干土里,首先是出不来苗,就是稀稀不拉出来几根苗,后来也就干枯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即使如此,但人们还是抱着好大的希望去继续耕种,只盼望老天下雨。
世人都没有想到,这老天爷真是无情,西北地方连续几年久旱无雨,雨不逢时,西凉地方又有地震发生。天地接二连三逢灾,兵家隔三差五生祸,人间连年不断遭难,一场前所未有的奇灾发生了。其规模之大,灾难之惨重,在国家以及世界历史上都极其罕见。
歇马店这里也不例外,连年干旱,种子下地根本不能发芽,连续几年庄稼颗粒无收。一年绝收,大部分家口靠吃余粮,补充点野菜,也能度日。起初有钱的人家可以在集市上买些粮食,自大地震以后,有些小户人家,还算有点预见,把种鸦片所得的钱都换成粮食。
也有那么几户人家的主人,把钱捏在手里,都快捏出水来了,就是舍不得换成粮食。当下粮食价格飞涨,更是觉得不合算。再等到后来,就是把袁大头长在自己头上,也找不到点粮食了。又怕钱被贼匪抢了,干脆埋在地下,只好等自己到了地下以后,再去做个富华人家了。
了。
【作者题外话】:找不见伯乐,有点累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www.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