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时空 > 架空历史 > 楚汉别史 > 第四十三章李斯的为官之道 (1 / 2)

第四十三章李斯的为官之道 (1 / 2)

        第四十三章李斯的为官之道

        李斯熟**王之术,深谙为官之道,他认为臣子之功莫大过于两点,一日救驾,二日从龙。

        救驾一途,因李斯乃是文人,且君上极少涉险,他恐难做到。可从龙一途,他却必须做到做好,要比任何大臣都做得更好才行,这是为官之最重中之重。

        想当年晋公子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相从之臣十一人,历尽千般险难万种窘境,终于熬到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从龙之臣皆获大功,荣耀终生。

        只有当时的竖儒介子推不识时务,竞因小小异端猜测,主动弃重耳而去。但重耳登基没忘介子推,亲自去寻找。

        可介子推不识抬举,竞躲进山中誓不出山。

        重耳欲让介子推出山,决定不得已放火烧山,以逼介子推出来。

        可介子推榆木脑袋一根筋,硬是不开窍,不出来,结果被活活烧死。

        重耳得知后,深为悔愧憾叹,为纪念介子推,令当日君臣百姓皆不得举火吃热食,只可吃寒食,这才有了晋地的“寒食节”,后渐传遍中国。

        可见,从龙与否,天壤之别。

        再看齐桓公为公子小白之时,也是因国难逃在他国。大臣鲍叔牙等始终从龙身侧。数年后,公子小白回国晋位为齐桓公,鲍叔牙功劳最高,终身跻身庙堂之显赫高位。

        当然,这是乱世之时的情形。

        而现如今,国内稳定之时,从龙之途该如何运作呢。

        李斯百思颇有所得,他认为那就是万事顺应上意,亊亊时时都要为君上一人着想,为君上一人办事服务。只为君上一人,不必考虑天下苍生社稷未来。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成为君上的贴心人自家人,才能永久立于庙堂之上,才能永保显赫荣耀。

        李斯虽然是如此这般的心里已有定见,但世事难料,有些时有些事有些局面却是非他一人所能掌控的。他曾有一次险些失去庙堂之上他个人的高官之位,但最终,凭着他对君上心理的准确把握,加之个人的优秀能力才华,放胆冒险一谏,才挽回局面,转危为安。

        官场斗争,你死我活,虽不见刀光剑影,却远甚于武士之搏斗。现在想来还凶险无比,历历在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