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排兵布阵 (2 / 4)
淳化二十二年的初冬,淳化帝昭告天下,忠孝王沈攸决于江南破境,晋升八境合道武夫,天降祥瑞。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荡,举国哗然。
民间有两种声音。
过惯安生日子的百姓觉得这是坏事,七境武夫就已经极难控制,如今更是八境,搞不好就要天下大乱。
关注两国局势的百姓则认为,大胤北境有一位八境武夫坐镇,北燕必定百年不敢来犯,光听名头就下个半死,毕竟他北燕武夫虽多,但大多都是中三境的武夫,已知高品也就两个七境超凡,现如今忠孝王破境,就算北燕再多一个七境也不足为惧。
大胤北境,云州城。
军营内,沈攸决居中,身边数名将士,围绕着长桌,桌面上是一副沙盘,上面模拟了边境线。
北燕和大胤最近五六年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不过小打小闹时有发生,更多的是双方碟子互相渗透,都是无声无息的战争。
沈攸决副将刘勇锐说道:“王爷,从去年冬天开始,北燕就开始从四处调兵南下,陈兵边境,多数屯兵在两处,大同府与幽州,其余零散分布在边境,根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北燕大军总计南下二十万有余,幽州轻骑、重骑各有六万,而大同府轻、重骑兵各有三万,其余各种兵种分散在边境。”
刘勇锐是当年永定河战役中沈攸决带领的三千轻骑之一,而后十几年,多次立下战功,如今是从三品武将,归德将军。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吴于峰感叹道:“唉,二十万大军,一旦开战,生灵涂炭啊。”
沈攸决说到:“无妨,我方虽然只有十五万军卒,但永定河可算是一道天堑,虽比不得黄河骊江,但对北燕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北燕大军多为游牧名族,不善水战,等他们抢滩登陆,估摸也要被我方削弱一两成兵力,到时双方兵力差距就不会太大了。”
镇军大将军吴于峰疑惑开口问道:“大同府兵力才六万,而幽州十二万,显然他们是要从沧州战线突破,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啊。”
北燕的幽州与大胤的沧州接壤,双方东面都临海,但北燕几乎不可能会从海面进攻,北燕是旱鸭子,多为重骑兵和轻骑兵,在水里作战只会被大胤水师碾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荡,举国哗然。
民间有两种声音。
过惯安生日子的百姓觉得这是坏事,七境武夫就已经极难控制,如今更是八境,搞不好就要天下大乱。
关注两国局势的百姓则认为,大胤北境有一位八境武夫坐镇,北燕必定百年不敢来犯,光听名头就下个半死,毕竟他北燕武夫虽多,但大多都是中三境的武夫,已知高品也就两个七境超凡,现如今忠孝王破境,就算北燕再多一个七境也不足为惧。
大胤北境,云州城。
军营内,沈攸决居中,身边数名将士,围绕着长桌,桌面上是一副沙盘,上面模拟了边境线。
北燕和大胤最近五六年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不过小打小闹时有发生,更多的是双方碟子互相渗透,都是无声无息的战争。
沈攸决副将刘勇锐说道:“王爷,从去年冬天开始,北燕就开始从四处调兵南下,陈兵边境,多数屯兵在两处,大同府与幽州,其余零散分布在边境,根据斥候传来的消息,北燕大军总计南下二十万有余,幽州轻骑、重骑各有六万,而大同府轻、重骑兵各有三万,其余各种兵种分散在边境。”
刘勇锐是当年永定河战役中沈攸决带领的三千轻骑之一,而后十几年,多次立下战功,如今是从三品武将,归德将军。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吴于峰感叹道:“唉,二十万大军,一旦开战,生灵涂炭啊。”
沈攸决说到:“无妨,我方虽然只有十五万军卒,但永定河可算是一道天堑,虽比不得黄河骊江,但对北燕来说,也是个不小的问题,北燕大军多为游牧名族,不善水战,等他们抢滩登陆,估摸也要被我方削弱一两成兵力,到时双方兵力差距就不会太大了。”
镇军大将军吴于峰疑惑开口问道:“大同府兵力才六万,而幽州十二万,显然他们是要从沧州战线突破,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啊。”
北燕的幽州与大胤的沧州接壤,双方东面都临海,但北燕几乎不可能会从海面进攻,北燕是旱鸭子,多为重骑兵和轻骑兵,在水里作战只会被大胤水师碾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