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1 / 4)
装卸工赚得多,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呐!为何不呢?迎喜有的是力气,装车卸车根本就不在话下,说干就干,这一干,就是半年。收入的确不错,操作自己比操作这破车要得心应手,干完活就睡,睡醒就吃,吃饱了再干;抱怨餐馆饭菜不好没人说他什么,干活的时候没时间去抱怨,所以转行之后的迎喜还是逐渐找到了快乐!搬运工的快乐和工地上的快乐一样,穷欢乐,开个玩笑,搞个小动作,这就是受苦人的快乐,没有高谈阔论,没有争先恐后,没时间欣赏各地方的女人,没时间进歌厅;路上应有的时间都在睡觉抽烟,到目的地了都在干活,活干完又转向下个地方,只要不想家里的老婆小孩,这样的生活足以让他转悠三四个月!
回到家里,赚到钱的迎喜和芳芳相处的日子欢快很多,芳芳看到迎喜的心情好,她自己的心也舒畅,两口子躺在床上不断的计划着,住在城里真不错,干什么都方便,看条件好的亲戚们在买楼房,芳芳也在迎喜面前唠叨:“跟了你这些年,别的没要求过啥,如果有个房子,那就好了,一家人得在这县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迎喜何曾不想呢,离开红鞍村快一年,一家人住在这一间房子里,暂时还好,小孩长大一点,就没法生活了。说起来也快,两年幼儿园,就要上小学,没个房子,从小给小孩心里会留下居无定所的阴影。迎喜深有体会,一个健全的家才是家。
多次的商量后,迎喜最后决定在县城里安家。在县城靠东边稍偏一点的地方定了一套楼房。下定这个决心很不容易,这些年,过的虽不是很富裕,但也没有欠债,口袋里还有几个余钱。这样的生活在农村算是好生活,不求人。为了守住家业,守住那点存款,很多亲戚朋友的跑来向迎喜借钱,门都没有,怕冒险,怕出乱子,怕承担风险,就学驾照,多掏的那千把块,迎喜都后悔了不知多久,还始终未能清除心理障碍。每当提起这事,迎喜总会莫名的发火,所以,知道这事的人,都不会提起这件事情,一直到后来两口子出现了比较深的矛盾后,芳芳为了撒气,才会提起这档子事情,每当提出来,就肯定是打架的事情了。
房子是定好了,迎喜拿出所有的存款,还凑不够首付钱,又一次借钱之旅开始了。这平常,迎喜是有钱的时候,从不借钱给亲戚们,用钱了要跑去亲戚那里借,就不是那么好张嘴了,即便张嘴也没那么容易借到钱;钱这东西,是周转用的,放在固定的地方久了,不是死钱,关系也就死了。没错,迎喜一圈下来都是空手而归的。芳芳心不甘,跑去娘家亲戚家里借,跑了好几趟,总算是凑够了楼房的首付款。
房子刚好修了一半时,开发商说半年后交房,签署合同的时候也没在意,可签署之后,迎喜拿到一个存折,银行的人说每个月要往里面存两千块块,从这个月开始。迎喜大惑不解的问:“这房子我还没住呢,就要开始交钱了吗?”
“是啊,你是没住,但房子已经是你的了呀!”
“按理不是住上了才算月供吗?”
“按理你一辈子不住,就一辈子不月供吗?”
“你们这些驴毬话说的好,我的意思是现在正在盖,住不进去啊!”
“你嘴巴放干净啊,谁是驴毬,你才是驴毬呢!”
看又是打架之势,芳芳一手牵娃,一手死死抓住迎喜,一直出了银行大门,芳芳才松手;迎喜还不依不饶的唠叨着:“这帮孙子,连好话都听不进去。”
回到房子里,稍许安静的迎喜,给亲朋好友们打电话,问房子月供的规矩。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银行说的没错。规定就是这样,迎喜这才放下了心里的怒火,骂着世间的不公道!
关于国家政策,骂是那个样,不骂还是那个样,它终归是越变越好了,时代进步的很快,科技日新月异,稍不留心,整个县城面貌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是真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夏秋两季,迎喜以跟车装卸为主,冬春两季,迎喜就在县城装潢店的门口、菜市场的门口候着,等别人来找,活不分大小,统统都干。背水泥、扛沙袋、搬瓷砖、背木板、样样在行。县城新起的楼房中,最高的八层,电梯在这不流行,全部的家当,往楼上走,都离不开这些受苦人;上楼是受苦,下楼是歇息;所受之苦谁都看在眼里,也没人会为那几百块钱的苦力钱过分的讨价还价。运气好的一天能赚三四百,不好的时候,也会搓光头。
夏天,是迎喜最喜欢的季节,跟车搬运,工资稳定,天天有肉吃,在加上一瓶啤酒,跑东跑西,也不会遇到熟人,干自个的就好,能打交道的就几个装卸工,单纯,除去干活,别无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家里,赚到钱的迎喜和芳芳相处的日子欢快很多,芳芳看到迎喜的心情好,她自己的心也舒畅,两口子躺在床上不断的计划着,住在城里真不错,干什么都方便,看条件好的亲戚们在买楼房,芳芳也在迎喜面前唠叨:“跟了你这些年,别的没要求过啥,如果有个房子,那就好了,一家人得在这县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迎喜何曾不想呢,离开红鞍村快一年,一家人住在这一间房子里,暂时还好,小孩长大一点,就没法生活了。说起来也快,两年幼儿园,就要上小学,没个房子,从小给小孩心里会留下居无定所的阴影。迎喜深有体会,一个健全的家才是家。
多次的商量后,迎喜最后决定在县城里安家。在县城靠东边稍偏一点的地方定了一套楼房。下定这个决心很不容易,这些年,过的虽不是很富裕,但也没有欠债,口袋里还有几个余钱。这样的生活在农村算是好生活,不求人。为了守住家业,守住那点存款,很多亲戚朋友的跑来向迎喜借钱,门都没有,怕冒险,怕出乱子,怕承担风险,就学驾照,多掏的那千把块,迎喜都后悔了不知多久,还始终未能清除心理障碍。每当提起这事,迎喜总会莫名的发火,所以,知道这事的人,都不会提起这件事情,一直到后来两口子出现了比较深的矛盾后,芳芳为了撒气,才会提起这档子事情,每当提出来,就肯定是打架的事情了。
房子是定好了,迎喜拿出所有的存款,还凑不够首付钱,又一次借钱之旅开始了。这平常,迎喜是有钱的时候,从不借钱给亲戚们,用钱了要跑去亲戚那里借,就不是那么好张嘴了,即便张嘴也没那么容易借到钱;钱这东西,是周转用的,放在固定的地方久了,不是死钱,关系也就死了。没错,迎喜一圈下来都是空手而归的。芳芳心不甘,跑去娘家亲戚家里借,跑了好几趟,总算是凑够了楼房的首付款。
房子刚好修了一半时,开发商说半年后交房,签署合同的时候也没在意,可签署之后,迎喜拿到一个存折,银行的人说每个月要往里面存两千块块,从这个月开始。迎喜大惑不解的问:“这房子我还没住呢,就要开始交钱了吗?”
“是啊,你是没住,但房子已经是你的了呀!”
“按理不是住上了才算月供吗?”
“按理你一辈子不住,就一辈子不月供吗?”
“你们这些驴毬话说的好,我的意思是现在正在盖,住不进去啊!”
“你嘴巴放干净啊,谁是驴毬,你才是驴毬呢!”
看又是打架之势,芳芳一手牵娃,一手死死抓住迎喜,一直出了银行大门,芳芳才松手;迎喜还不依不饶的唠叨着:“这帮孙子,连好话都听不进去。”
回到房子里,稍许安静的迎喜,给亲朋好友们打电话,问房子月供的规矩。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银行说的没错。规定就是这样,迎喜这才放下了心里的怒火,骂着世间的不公道!
关于国家政策,骂是那个样,不骂还是那个样,它终归是越变越好了,时代进步的很快,科技日新月异,稍不留心,整个县城面貌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而起,是真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夏秋两季,迎喜以跟车装卸为主,冬春两季,迎喜就在县城装潢店的门口、菜市场的门口候着,等别人来找,活不分大小,统统都干。背水泥、扛沙袋、搬瓷砖、背木板、样样在行。县城新起的楼房中,最高的八层,电梯在这不流行,全部的家当,往楼上走,都离不开这些受苦人;上楼是受苦,下楼是歇息;所受之苦谁都看在眼里,也没人会为那几百块钱的苦力钱过分的讨价还价。运气好的一天能赚三四百,不好的时候,也会搓光头。
夏天,是迎喜最喜欢的季节,跟车搬运,工资稳定,天天有肉吃,在加上一瓶啤酒,跑东跑西,也不会遇到熟人,干自个的就好,能打交道的就几个装卸工,单纯,除去干活,别无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