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八音盒》 (1 / 10)
一大早,陈邓科就拨通了许成军的电话。
信号是从楼下那间老旧的公用电话亭传过来的。
如今这点通话费,对许成军来说早已不成问题。
电话里,陈邓科先带来了好消息。
《红绸》在《清明》创刊号上反响热烈,首印50万册已全部售罄,且销量仍有上涨势头。
这一成绩甚至打破了《收获》复刊第一期的首印纪录!
紧接着,他又问及许成军是否有新的创作想法,顺带说明了《清明》第二期连载《红绸》的相关安排。
要知道,《红绸》全篇30万字,《清明》创刊号根本无法一次性刊载完毕。
当时杂志一期的容量大概在20-25万字,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只连载《红绸》。
若真那样,其他作者的作品便没了版面,杂志俨然成了许成军的“一言堂”。
这显然不现实。
许成军还没那么大脸。
饶是如此,《红绸》能获得两期连载完的机会,也是许成军顶替了陈邓科与肖码合作的《破壁记》。
通话末尾,两人少不了一番寒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信号是从楼下那间老旧的公用电话亭传过来的。
如今这点通话费,对许成军来说早已不成问题。
电话里,陈邓科先带来了好消息。
《红绸》在《清明》创刊号上反响热烈,首印50万册已全部售罄,且销量仍有上涨势头。
这一成绩甚至打破了《收获》复刊第一期的首印纪录!
紧接着,他又问及许成军是否有新的创作想法,顺带说明了《清明》第二期连载《红绸》的相关安排。
要知道,《红绸》全篇30万字,《清明》创刊号根本无法一次性刊载完毕。
当时杂志一期的容量大概在20-25万字,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只连载《红绸》。
若真那样,其他作者的作品便没了版面,杂志俨然成了许成军的“一言堂”。
这显然不现实。
许成军还没那么大脸。
饶是如此,《红绸》能获得两期连载完的机会,也是许成军顶替了陈邓科与肖码合作的《破壁记》。
通话末尾,两人少不了一番寒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