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的时代1979! > 第135章 理想与理想 首发 (1 / 12)

第135章 理想与理想 首发 (1 / 12)

        后续随着许成军的名声和影响力逐渐扩大,可想而知,这样的讲座将成为常态。

        而“浪潮”终将成为沪上文学乃至全国文学的重要符号。

        茹智娟的自行车消失在校园梧桐道尽头,报告厅里的笑声还没散尽,许成军握着话筒走上台。

        他没急着开口,先弯腰把话筒往下调了调。

        适应着台下数百道亮闪闪的目光,有复旦社员的熟稔,有外校学生的渴盼,还有章大主任含笑的期许。

        触到话筒冰凉的金属壳,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安徽插队时,在煤油灯下给老乡读诗的场景,那时眼前只有昏黄的光,如今却有满室热切的眼,心里忽然漫上股滚烫的劲儿。

        “茹大姐刚才的话,我记在心里了——不仅要给《沪上文学》投稿,更要给在场每一位爱文学的朋友,搭起能说话、能写字的台子。”

        台下哄笑。

        他的声音透过话筒传开,没有刻意拔高,却带着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今天来的有咱们浪潮的社员,有复旦各院系的同学,还有从同济、华东师大赶过来的朋友——我知道大家坐在这里,是因为心里都揣着对文学的热乎气。所以我想跟大家说,从今天起,浪潮文学社要做两件事。”

        他伸出两根手指,还沾着刚才给茹智娟递茶时蹭的茶渍:“第一件,定期办名家讲座、不定期开写作沙龙。

        每月我们会邀请像茹大姐这样的前辈来讲创作,从‘如何捕捉生活里的真细节’,到‘世界文学思潮里的中国故事’,再到‘新现实主义’;

        每两周我们会在仙舟馆开沙龙,不用拘束,带一篇自己的短文、一段没写完的诗,哪怕只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都能坐下来聊。

        不管你是浪潮社员,还是外校来的朋友,只要爱文学,这里的门都敞开——咱们不搞小圈子,要的是聚在一起,共赴这文学的盛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