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燕园诗话 (1 / 3)
夏卫红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第二天,她就带着那本手抄的诗稿找到了相关校领导,把情况说明了。
自从七六年的广场诗抄之后,现在民间对诗歌的热潮一直不减。
校领导在看完诗歌之后,立刻被里面的诗歌折服了,尤其是李登峰的那两首。
“这真是咱们燕大的学生写的?”领导还是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的。
“千真万确,领导,这个李登峰是经济系七七级的学生,是咱们诗社的骨干,李登峰品学兼优,多次获得系和学校的表彰,其他作者也是如此,都是根红苗正的好学生,领导,而且这里面还有诗人尖峰的两首诗,尖峰在诗歌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本诗集如果出版的话,销路应该还是可以的。”夏卫红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想法,心情十分忐忑。
领导倒是挺开明,“中文系是咱们燕大的重点院系,如果能培养出几个知名诗人和作家,那对咱们学校也是有好处的,我同意了。”
当着夏卫红的面,领导写了一个条子,“你拿着这个去找印刷厂的罗厂长,就说是我说的,让他按成本价印刷你们的诗集,另外如果你们诗社的经费紧张的话,印刷费就先欠着,等着诗集卖出去再说。”
夏卫红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向领导道谢之后,拿着条子去了印刷厂。
罗厂长看到领导批的条子,不敢怠慢,拍着胸脯向夏卫红做了保证,一定会优先印刷这本诗集。
一周后,一千本新鲜出炉的诗集印刷完成。
李登峰当即自掏腰包买了十本,313寝的七名兄弟再加上苏若瑾和李秀芝一人送一本,自留一本。
他那两首诗,《小巷》放在了最前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放在最后面,一头一尾,占尽了风头。
李登峰翻看着诗集,厚颜无耻的自言自语道:“没想到我还成著名诗人了,这上哪说理去?”
黄胜男更是直接买下了三十本,远在外地工作的大伯二伯,以及姑姑和堂兄堂姐表兄表姐一人邮了一本,家中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就连警卫员和保姆都人人有份。
黄老翻看着诗集,看到孙女写的诗也在其中,高兴的开怀大笑,“四丫头上大学之后真的出息了,都会写诗了,好,好!”
黄胜男撒娇的搂着爷爷的脖子,“爷爷,你看看第一首和最后一首,这就是革钢的苏叔叔那个晚辈写的,叫李登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从七六年的广场诗抄之后,现在民间对诗歌的热潮一直不减。
校领导在看完诗歌之后,立刻被里面的诗歌折服了,尤其是李登峰的那两首。
“这真是咱们燕大的学生写的?”领导还是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的。
“千真万确,领导,这个李登峰是经济系七七级的学生,是咱们诗社的骨干,李登峰品学兼优,多次获得系和学校的表彰,其他作者也是如此,都是根红苗正的好学生,领导,而且这里面还有诗人尖峰的两首诗,尖峰在诗歌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本诗集如果出版的话,销路应该还是可以的。”夏卫红也不知道领导什么想法,心情十分忐忑。
领导倒是挺开明,“中文系是咱们燕大的重点院系,如果能培养出几个知名诗人和作家,那对咱们学校也是有好处的,我同意了。”
当着夏卫红的面,领导写了一个条子,“你拿着这个去找印刷厂的罗厂长,就说是我说的,让他按成本价印刷你们的诗集,另外如果你们诗社的经费紧张的话,印刷费就先欠着,等着诗集卖出去再说。”
夏卫红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向领导道谢之后,拿着条子去了印刷厂。
罗厂长看到领导批的条子,不敢怠慢,拍着胸脯向夏卫红做了保证,一定会优先印刷这本诗集。
一周后,一千本新鲜出炉的诗集印刷完成。
李登峰当即自掏腰包买了十本,313寝的七名兄弟再加上苏若瑾和李秀芝一人送一本,自留一本。
他那两首诗,《小巷》放在了最前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放在最后面,一头一尾,占尽了风头。
李登峰翻看着诗集,厚颜无耻的自言自语道:“没想到我还成著名诗人了,这上哪说理去?”
黄胜男更是直接买下了三十本,远在外地工作的大伯二伯,以及姑姑和堂兄堂姐表兄表姐一人邮了一本,家中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就连警卫员和保姆都人人有份。
黄老翻看着诗集,看到孙女写的诗也在其中,高兴的开怀大笑,“四丫头上大学之后真的出息了,都会写诗了,好,好!”
黄胜男撒娇的搂着爷爷的脖子,“爷爷,你看看第一首和最后一首,这就是革钢的苏叔叔那个晚辈写的,叫李登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